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盛傳港交所(00388)有意洽購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正初步研究讓交易商以人民幣結算其合約的可行性。有分析認為,有關部署與LME過去的策略連貫及一致,目的都是為打開「中國門」作準備,亦可望拓展倫敦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
不過,大行紛紛對港交所可能有意收購LME「潑冷水」,美銀美林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若港交所成功收購LME,會對港交所股價有負面影響。港交所昨日收報129.5元,跌1.07%。
《金融時報》昨報道,LME正諮詢其會員是否同意加入採用人民幣作結算,甚至不再採用英鎊結算等。有關諮詢是LME設計其新結算所其中一部分。
現時LME的合約是以美元計價,但提供歐元、日圓及英鎊結算的選擇。
市場人士分析,現時LME不少生意來自內地,加入人幣結算是要配合客戶需要。有關舉措乃貫徹其過往策略,都是為打開「中國門」作準備。LME曾與新加坡交易所合作,希望打入亞洲市場;近期亦引入中銀國際申請成為其會員,為該所首位內地會員。
現時中國在商品市場舉足輕重,在多種金屬上的需求佔四成以上的比重,隨着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方向,商品市場發展與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也互相推進。港交所月前也高調表示,有意運軍商品市場,及研究推出以人民幣計價商品期貨,尤其優先拓展金屬商品期貨。
有熟悉期貨市場人士分析,盛傳洽購LME的4間交易所中:即港交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洲際交易所及紐約泛歐交易所,只有港交所在協助LME拓展「中國門」較有優勢,不過,同時間,其他交易所也有其本身的有利條件,如已在商品期貨方面有很大的實力。再者,在人民幣被交易所大幅採用前,人民幣也需要更為自由地兌換及結算。
美銀美林指港交所競購LME有多項風險因素,包括作價高昂,估值看來會高過交易後的潛在利益;LME股東多為投行,料港交所需對定價及營運效率作出妥協才能成功收購等。該行維持港交所「跑輸大巿」評級,目標價112.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