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年來首次年度減持美債,雖然金額只是區區的八十二億美元,但去年中國外匯儲備遽增,一加一減凸顯中國外儲投資出現戰略轉變。
截至去年底,中國持有美債總額為一萬一千五百億美元,仍為美國最大債權國。但作為最大債主,卻常被美國指指點點,如在人民幣匯率及補貼政策方面多番留難,難免不是味兒。現時多國均視中國為救世主,德國和加拿大首腦今年先後訪華,中歐靠攏向美國示威,在戰略上各得其所。
中國未有實質承諾會購買歐債,但德國總理默克爾登門求助,不賣點人情過意不去。減持美債的錢那裏去?不難想像,因而不妨注意,中國減持美債集中在去年十二月,經修訂後的數據是減持了超過一千億美元,全年八十二億美元或無足掛齒,但單月減持逾千億美元就有點震撼,而該月正是歐洲第一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施行之時,中國倘買了歐債,現已可嘗得些少甜頭。
以中國持有近三萬二千億美元龐大外儲而言,美債必不可少,而美債又是全球「最安全資產」,縱使美國經濟大不如前兼負債纍纍,但有一台印鈔機作後盾,中國亦被迫接受「雞肋」般的利息(十年美債孳息僅兩厘),扣除通脹甚至蝕水。
中國外儲投資多元化已是老生常談,可是資金出路還有多少選擇?不投美元只有投歐元,基於風險角度,中國不可能持有太大量的歐債。中國最欠的是技術和資源,買歐債的順水人情,是希望對方投桃報李輸出技術,但歐洲生意眼精明,除非到生死存亡的一刻,否則不會輕易益中國。
其次,中國渴求資源,而收購資源面對巨大阻力,政治阻力先難以踰越,即使收購成功亦要付出不菲溢價。中國現時收購主要借道上市公司或央企代為出手,如三大石油公司、五礦集團和中鋁集團等,旨在取其敏感度較低。此外,外儲買黃金是又一選擇,惟國際金價已飆升至每盎司千七美元以上,紐約期油每桶升至一百○八美元,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也被帶高,中國已錯過最佳買入時機。
效法新加坡、中東等創立主權投資基金又如何?中國有中投作對外投資旗艦,傳聞上月中投再獲注資五百億美元,此筆注資相對龐大的外儲仍是小數目,惜中投投資亦難免圍住美元資產轉。
美債沒有「硬性違約」之虞,但有「軟性違約」之失,貨幣大幅貶值足以令債權人吃上大虧,將風險轉移其他資產無可厚非。不過,中國外儲多元化要持續地去做,資產可轉換成公司股權、自然資源或基礎設施。有迹象顯示,中國正加大投資海外基建項目,將可成為中國外儲投資另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