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港府不斷出招打擊炒樓,樓市炒家急於撲水下吸引眾有餘力的上市公司,覬覦商機下做「財務放數」。早年自立門戶成立第一信用(08215)的冼國林稱,「有得做才會有人做」,但相信是短期現象,上市公司不會長期「不務正業」。
近年政府出招打擊炒風,金管局亦聯手收緊按揭申請審批及門檻,令樓市炒家因銀行受制於多種監管因素,而難以向銀行貸款之餘,變相為放貸要求不如銀行嚴格的財務公司帶來商機。冼國林指出,由於銀行放貸資金來自存戶,因此放貸時的要求會較嚴格,因而令其在做樓按時有「掣肘」;反而財務公司自由度較大,容易捕捉有關商機。
中國銀盛金融信貸控股董事總經理潘樹斌表示,連本業非為放貸的公司也加入競爭,顯示市場資金過多,缺乏出路。他指出,這類公司所開出的利率高逾三四十厘,顯然每筆放貸的風險都很高,而借款人亦應該已嘗試過銀行和信貸公司等正式渠道而不獲受理,才轉向這些公司借錢。故潘樹斌認為,非以放貸為本業的公司與他們客路不同,不存在競爭。
事實上,因應這些投資者「求財若渴」,財務公司放數規模愈來愈大,近期無限創意(08079)及駿科網絡(08081)便以「須予披露交易」公布其放數個案。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過去一季有關放債人牌照的申請,就增加逾兩成,而最新公布的去年十大樓按承做機構排名,兩家有銀行背景安信信貸及華人財務公司亦乘勢打入十大。
面對新設立的財務公司仍在增加,行業的競爭將會更激烈,財務公司的發展是否已「見頂」,冼國林解釋,每個行業總有「做得好」及「做得差」的代表,而且目前很多財務公司的貸款規模仍然是較小,又放貸的目標亦多為熟客或朋友,故相信是否參與到財務公司行業,主要看其風險控制及放貸額度的平衡,始終財務公司放貸的資本主要來自股東的資金。故他相信,如果經濟環境轉變,或者政策放鬆的話,部分覺得「無肉食」的企業,就會回歸本業,以免被股東誤認為是「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