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主要地區和發達國家的採購經理指數(PMI),近月皆從50盛衰分界線之下回升,歐豬國債收益率,亦逐一回落超過一個月光景,部分歐豬及歐元區國債,如西班牙及比利時債息,更如水向低流般,瀉至年多低位,彷彿歐債問題沒有出現過的樣子。
除希臘情況仍然處於水深火熱中之外,近日成為焦點的葡萄牙債市,也喘定過來,更遑論負債最大的歐豬意大利,其債息亦從7厘之上,大幅回落至5厘半附近水平。於是,既然大工業國,尤其中國的PMI已返回50之上,前者令市場憂慮前景陰霾有所減退,後者則令美國主流傳媒停止疾呼中國硬着陸,歐豬債務危機又沒有即時爆破風險,「一月效應」出奇地強勁,比起世民原先估計的還要好,令不少基金經理錯失大手入市機會,變成要在美聯儲宣布延長超低息率環境至二○一四年底後,紛紛開始追貨而減持現金水平。
一般來說,PMI對以出口為主的德國,及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甚為關鍵,可視為經濟增長勢頭的寒暑表。但美國以服務業為主,PMI的強弱也可視為經濟周期轉變的領先指標;例如近五十年美國七趟衰退,有四趟乃由製造業陷入衰退所導致,故此PMI愈來愈獲得重視。
可是,○八年金融海嘯所構成的全球衰退,PMI的啟示性應該大不如前,因製造業在美國早於二十多年前已開始進入長期結構性及社會轉型改變,製造業只會每下愈況,工廠數目十年來減少逾十萬間,這些趨勢並不包括在PMI內。
另一個反常現象,為航運費用指數,如歐洲方面的波羅的海乾散貨,及美洲方面的巴拿馬,沒有與PMI掛鈎,相反地自一月初開始大幅下瀉六成,前者更創二十五年新低,與全球股市步步高升格格不入,莫非這趟與先前的基本因素有異?
最後,「鬼神」在前日美國就業報告躲藏,勞工部疑似為奧巴馬連任鋪路,失業率竟跌返其入主白宮後低位8.3%,每年調整的統計基數大幅改動,令所有數據亮麗萬分。
經調整後的非農職位數字,過去兩個月增加44.6萬,實則上,非季節性數字乃下跌290萬!不納入勞動力人口歷史性跳升120萬至8,790萬,參與勞動比率挫至三十年新低63.7%,低收入職位大幅增加,歷史性臨時工飆升700萬等等,這真是一個美好的就業報告乎?
世民預期恒指明日見頂,窮寇莫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