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專家抗脹唔只靠「股」

通脹猛於虎!近年物價飛升,大家不難發現衣食住行樣樣加,於是開源節流繼續成為話題。作為理財顧問的,固然善於掌控理財的藝術,但面對物價飛升,他們又如何抵擋呢?

康宏吳婉奇 應減持現金

三位理財專家不約而同地表示,過去一年,膳食上的開支增幅最大。康宏金融集團聯席董事吳婉奇(Christine),由於工作需要,經常會出外用膳,發覺相關開支由去年初至今,增加最少五成。「一年前兩人晚餐都只是約150至200元,但現在不難到300元一餐,分量甚至比以往少。」

精明格價消費

物價飛升,消費上除了減少非必要的開支外,最理想的是要「使得聰明」。Christine表示,自己會花時間精力四出格價,以最便宜的方法買所需的消費品,早前她就在一家樓上舖,以低市價15%買到一部全新智能電話。

投資上,她傾向風險較高的股票,買內銀股及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港幣兌人民幣貶值,是引起香港通脹的主要原因。Christine認為現時不應持太多現金在手,儲起6至12個月備用開支經已足夠,「現時通脹有7至8厘,但銀行利息接近零,負利率的出現,就會不斷地削弱現金的購買力,所以要盡量避免持過多現金。」當然她亦笑說,最有效對抗通脹方法就是勤力工作,多勞多得,希望加薪來追貼通脹。

高富黃文傑 股金要識揀

高富財富管理高級分析員黃文傑表示,過去一年,最感受到用膳的開支明顯增加。去年初仍然能找到30多元的午餐,但現時普遍開支已達40元。由於日常上下班都乘坐港鐵,去年港鐵加價2.2%,都令他交通開支增加。「我相信食品價格的增幅,無論如何都已經超過大部分人工資的增幅,但食、住、交通方面就要『硬食』,惟有從娛樂及衣着入手,轉季時少買衣服,選擇些平民化的品牌等等啦。」

在通脹下持有實物較為穩妥,一向是老生常談。不過黃文傑認為持實物的主因,是用以對沖量化寬鬆措施影響市場的風險,「市場上有種聲音指,歐美政府都不能排除用『印銀紙』的方式救市,令不少人對貨幣政策及金融產品都不太信任,所以都傾向持實物在手。」

「有能力的,可以買黃金、白銀等商品,沒有的則可考慮其他相關的產品。」不過他提醒,選擇黃金基金,必須選擇背後有實金支持的基金,如SPDR金ETF(02840)等。除此之外,他建議購入部分股息達4至5厘的高息股時,亦要選擇較貼近民生的行業,認為這類行業追通脹的能力相對較高,但要留意受政策風險,「領匯(00823)及中電(00002)兩者都是生活必需,但中電近期股價表現一般,可算是近期民意抗衡電費加價的影響,而領匯則不太受制於政府,可以明顯看到兩者的分別。」

分散投資抗波動市

近日市場波動,他比較主張分散型投資,認為現時最理想的資產分布,該包含35%對沖通脹的資產,35%防守性資產,20%作增值的資產,其餘部分則為現金。對沖通脹,可考慮商品基金及高息股票基金,或者通脹掛鈎的債券或相關基金,投資組合亦要包括美債在內,以作避險之用。

匯駿陸東全 投資人民幣

匯駿資產管理董事陸東全就認為,不論平民化的餐廳,至中高檔的食肆,一餐晚飯的價格平均已經增加了1成,上班用的西裝恤衫,年初至今更貴了2至3成。為了抗脹,他曾試過網上購物,但質素方面就未有保障。

明年港通脹或超10%

他表示,現時香港面對是內地的輸入性通脹,由於不少必需品都由內地進口,人民幣升值,與美元掛鈎的港元相對眨值,通脹因此加劇。他表示,過去一年,港元兌人民幣貶值4至5%,即意味通脹最少有同等幅度,他預計如果人民幣以去年升值的幅度持續升值,明年香港的通脹將可能觸及雙位數字。

他認為人民幣是通脹的主要來源,故對抗通脹,亦以投資人民幣為主,建議做人幣定存或買入人民幣債券,他亦認為投資應該少持現金,多持通脹掛鈎的債券,但他提醒,有部分通脹掛鈎的債券如iBond(04207),是根據對未來通脹加劇的預期,所以其債價有可能已有所反映,投資者買入時要留意。

地產網大革新,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