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對沖不可靠 銀行風險大暴露

意大利及西班牙國債孳息居高不下,市場恐慌不斷上升,評級機構惠譽國際再度扮演「黑嘴」,針對美國六家大銀行在歐債危機中所面對的風險,發表報告預警,引發金融股急瀉。雖然報告認為美國大銀行承受的歐債風險仍然可控,卻在有意無意間觸動市場的敏感神經,就是當危機惡化下去,金融機構採取的避險方法恐怕會徹底失效,變成無險可守,而幾家主要銀行不過是整個銀行體系的冰山一角,唔驚就假!

惠譽指出美國六大銀行承受的歐債淨風險約為五百億美元,這並非甚麼新數據,其他包括主權債務風險、對沖安排、整體持倉佔資產及資本的比例,在向監管機構定期申報時早已披露。投資者當時不覺一回事,現在則變成驚弓之鳥,主要是對於金融機構聲稱已做足風險對沖失去信心,以違約掉期對沖債務違約真的可靠嗎?以長短倉互相對沖仍然有效嗎?交易對手的實力信得過嗎?如果風險難再順利對沖,潛在損失將比原來估計大得多,對銀行資本構成重大威脅。

金融風險可概括為兩大類,分別是「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其中非系統風險屬於可以找個毫不相干的對手來互相抵銷,一方的損失變成另一方的所得。至於系統風險則屬人人有份、避無可避,就像同坐一條船,船沉只能攬住一齊死。當金融機構均持有性質類同的風險資產,並以此作為對沖安排的抵押品或標的物,一損俱損還有甚麼你得我失可言?歐債危機正是走到這地步。

如果說希臘債務違約屬小兒科,意大利及西班牙國債規模之大,不但是歐洲銀行投資組合中必有的資產,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銀行亦持有,出事肯定超級大鑊。可是以意大利及西班牙國債孳息來判斷,爆煲似乎是遲早問題。道理很簡單,政府的收入沒有增加,甚或因經濟轉壞而大減,舉債的利息支出卻不斷上升,此消彼長之下,當息率超出某個限度便再還不起錢,最終以破產收場。

那些揸重歐債的金融機構,表面看來淨風險有限,實際是同坐一條船,承受相同的系統風險。當歐豬排隊出事便會一齊損手,屆時還有條件履行對沖責任嗎?有能力增加抵押品嗎?有閒錢借出助人救急嗎?正是牽一髮動全身,難怪危機像瘟疫一樣傳到東歐、北歐及美國的金融機構。

雖然惠譽不忘補充一句,寄望歐元區能及時和有序地化解危機,美國金融機構或能避過一劫,但觀乎投資者的反應,有理無理先沽掉金融股,中東及亞洲債主大手沽售意大利和西班牙國債,拍賣新債反應欠佳,已用行動表明不相信危機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