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局舉行議息會議後,一如市場所料,維持利率不變,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繼續維持介乎零至○點二五厘的超低水平,如果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早前不是信口開河,估計超低息環境將會持續多十九個月,直至二○一三年年中才結束。
值得留意的是,聯儲局今次的議息聲明似乎對目前的經濟表現較樂觀,如果與九月份的議息聲明比較,情況更覺明顯。不過稍後公布的聯儲局最新經濟評估,卻與議息聲明的論調相反,聯儲局不僅調低今明兩年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測,對於通脹及失業率的預測亦令人無法釋懷,而伯南克亦坦承對於美國經濟復甦的緩慢速度感到沮喪。
如果將伯南克視為醫治美國經濟絕症的主診醫生,他的感受無異於表明了兩項重要事實:他的斷症不準確,他的落藥配方力度不足,耽誤了病人的康復進展。伯南克在金融海嘯爆發後,一直都是一廂情願地將美國經濟問題的嚴重程度評估淡化,可惜結果往往事與願違,他最不希望發生的事,反而一件又一件發生。
聯儲局官員在最新的評估中,似乎忽略了一件重要事實,由於希臘計劃將是否留在歐元區付諸全民公投,令當前的歐洲債務危機隨時有失控之虞,一旦希臘付諸公投的結果是反對採納歐盟的拯救方案,希臘百分之一百出現債務違約,歐元區經濟將會陷入一片混亂。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即使在全盛時期,也不可能完全不受歐洲經濟的起伏影響,更何況美國經濟今非昔比,本身也是債務纏身,債務負擔一點不比歐洲國家輕鬆,一旦歐洲經濟不幸地陷入混亂局面,聯儲局眼中稍見改善的美國經濟,必定很快打回原形,繼續在經濟泥沼內苦苦掙扎。
伯南克今次沒有順應市場要求,盡快推出第三輪量寬措施,並非由於有更好的妙計,恰恰相反,正是由於他手上的板斧不多,非到最後關頭,也不想重複又重複地採用量寬政策。正如不少專家指出,量化寬鬆並非沒有後遺症的貨幣政策,聯儲局向市場釋出數以萬億美元計的流動資金,對金融市場以至資產市場會構成很壞的影響,容易形成資產泡沫及催谷通脹升溫。
聯儲局暫時忍手不推出量寬政策,間接反映伯南克及他的同僚認為美國經濟尚未去到最壞時刻,毋須孤注一擲。不過這種策略的成功與否,很視乎伯南克對美國經濟的評估是否準確,一旦聯儲局繼續估計錯誤,聯儲局可能重蹈未能及時拯救雷曼兄弟的覆轍,因小失大,引發一場更可怕,殺傷力更驚人的金融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