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市場中,每項投資都必定會涉及一些風險。關鍵在於,投資者如何駕馭所涉及的風險,從而獲取理想回報。亞洲市場在全球新興國家中佔極重要的位置,區內的股票過往被認為是高風險投資,但時至今日情況已有所改變。在全球經濟持續不明朗,美國就業復甦數據反覆、房地產市場繼續尋底,歐洲仍在債務危機中掙扎的情況下,反觀亞洲各國的經濟依然穩健,料能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去年亞洲區內錄得可觀升幅的市場,主要是東協國家中的印尼、菲律賓及泰國﹔相反,北亞洲區的中國、香港、台灣及南韓等市場則明顯地落後,令該區的估值相對便宜。
雖然新興市場股票在近日全球股市調整下已呈現吸納機會,投資者仍需把注意力集中在擁有強勁現金流及股息率吸引的企業,才是明智之舉。
在中國「十二五」規劃下,城市化及中產階級冒起,內需持續發展,今年七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攀升至14,4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2%,一些具領導地位、擁有定價能力及收入增長的消費品企業可看高一線。
此外,擁有大量科技出口企業的台灣,正受惠近期全球科技消費產品需求上升的大趨勢。與○三年後的香港一樣,台灣與內地的經濟合作政策,將可刺激當地的消費業及旅遊業。
至於區內的第四大經濟體系南韓,去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達6.1%,創8年新高。南韓經濟雖然以出口為主導,其電子科技及汽車工業受惠於新興市場的大量需求,盈利強勁。不少企業在國際上闖出名堂,成功建立知名品牌。近年南韓的化妝品、服飾消費企業更是強勢冒起。
亞洲區內通脹升溫,一些抗通脹能力強的日常消費品相關企業,例如超級市場便有能力把成本增幅轉嫁予消費者身上。目前通脹主要由食品價格帶動,因此投資農產企業亦是另一個對抗通脹的方法。農產品價格上漲,預期將帶動整個產業鏈需求,例如農業生產設備、化肥生產商與糧食供應商等。
傳統上黃金是對抗通脹最常用的投資工具之一,亞洲通脹加劇,令金價一直高企,有利相關的金礦企業。此外,新興市場對於各類資源及商品的需求與日俱增,例如今年初中國對於鐵礦石的入口達至歷史新高水平,令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澳洲受惠其中。
未來一年亞洲企業的盈利增長預期仍然可觀,而且股息率吸引,投資者可考慮透過專業基金經理所管理的亞洲股票基金,以一籃子方法,投資於中國內地、香港、台灣、南韓及其他亞洲地區之優質股票從而爭取更佳的回報。
首域投資亞太區證券投資董事棠力德 (Alistair Thomp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