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證交所合作 能說到做到嗎?

香港、深圳及上海三地證交所,向來予人的感覺是競爭多於合作,港滬的瑜亮情結,更是路人皆見,因此港交所昨天宣布已原則上同意,與滬深兩家證交所,磋商在港成立合資公司,的確有些耳目一新。不過,這消息說不上是平地一聲雷,反而更像遲來的春天,能否取得實質成果仍未可知。

這家合資公司的業務領域是發展指數及股票衍生產品,以及編製新指數等,顧名思義,三地證交所合作主打的項目,應該就是追蹤股票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為何說是遲來的春天呢?其實早在二○○九年一月,港滬證交所已簽署協議,表明以交易所買賣基金作為合作發展新產品的切入點,並且探討合作編製以兩家證交所上市股票為成分股的指數,結果要等接近三年才有初步行動,進展十分緩慢。

內地發展交易所買賣基金的意圖相當明顯,以上交所為例,其高層在今年五月來港出席研討會時便提到,打造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十年大計,其中一項是大力發展指數產品,而三年的近期戰略目標則是加快推出跨境ETF。不過,內地在這方面的經驗明顯較少,追蹤指數基金種類不多,必須向其他市場取經。

港股的交易所買賣基金起步無疑比較早,種類和數目亦比內地多,卻面對着發展樽頸的問題。以追蹤恒生指數的基金產品為例,多少已經面臨市場飽和;至於追蹤歐美股市指數的基金,成交一直不太活躍;未來的市場焦點相信非內地股市莫屬。由於內地股市有進入限制,券商目前只能以合成ETF作為替代產品,難免涉及額外的交易成本和對手風險,不及跨境買賣來得直接。

現時全球主要證交所,均把發展重點放在衍生工具之上。一來是上市公司數目有限,你爭我奪十分激烈,衍生工具則可以無限量創造。二來是衍生工具交易及結算的利潤率,遠高於傳統股票交易及上市業務,絕對是本小利大。此外,亞洲還有一個獨特優勢,就是交易所買賣基金等衍生產品起步比歐美遲,意味着發展潛力更為巨大。

港滬深三地證交所以指數衍生產品作為合作的切入點,原因清楚不過,就是競爭性較少,互補性較強,成功機會較大。不過,磋商成立合資公司僅是向前行了一小步,還要看將來能談出甚麼成果,發展出多少跨境買賣的新產品,一言蔽之就是必須做實事。對此暫時不宜抱過高期望,談了多年的內地掛牌港股ETF,就算已被列入中央送禮名單內,仍沒有確實的推出時間,新的合資公司最終淪為只說不做,又有甚麼出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