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中東北非局勢緊張令油價節節上升,紐約期油曾升穿每桶100美元關口。除了能源價格外,農產品價格亦呈現漲勢,當中不少更升至歷史高位。面對行業一片樂觀的投資氣氛,投資者應如何把握當中的機遇?
人口增加是農產品價格結構性的利好因素。至二○五○年,全球人口估計將增至90億人,較○五年大增40%。近年全球天氣變幻莫測,農產品供求緊張、價格高企等因素都對發展中國家的通脹造成一定壓力。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已表明,全球食品價格將會在高位維持一段時間。
高企的食品價格會否削減需求?目前我們仍未看到這個迹象,畢竟在中國等新興國家,由於人民仍需將收入的相當部分購買食物,使通脹持續升溫。為了確保社會穩定發展,中國政府會用盡一切方法確保有足夠糧食供應,並維持價格在可負擔的水平;尤其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重點是民生優先,食品供應穩定已成為當局的首要任務之一。
農產品生產在油價居高不下以及市場渴求其他代替能源之際,亦扮演着「生物燃料」的角色。現時多個國家尤以美國及歐盟,已由政府勒令或以補助形式推動生物燃料生產,以美國為例,當地政府便勒令業界加添於汽油的生物燃料數量,由○七年的47億加侖提升至二○二二年的360億加侖。
全球對農產品的需求雖然有增無減,但產量增幅卻追不上,導致糧食庫存量處於低水平。美國農業部已降低了今年當地小麥、玉米、大米庫存量水平的預期,因此研發更先進的農業技術,已成為業界的首要課題。
商品價格在眾多資產類別中較為波動,而農產品更要面對天氣變幻莫測等因素,價格大起大落的例子並不鮮見。相比純投資在農產品價格,投資於農產品相關企業往往可享有較大的靈活性,即使面對價格周期上升或下跌,都仍可尋找到投資機會。
舉例說,目前全球面對農產品價格高企,作為各國的決策者自然是大幅度增加產量,以應付龐大的食物需求,同時農夫亦希望能增加土地營養及加快生產,以圖獲利,此舉將令從事農業行業包括肥料生產商、農作物保護服務供應商、種子及農業機械設備等的企業受惠。另方面,農地亦提供不俗的投資機遇。現時全球各國的農地大多數是私人資產,上市的數目實在有限,然而近年愈來愈多農地打算上市,農地為私人公司擁有的定律將會改變,為投資者帶來了嶄新的投資機會。
除此之外,當農產品價格下跌時,一些從事雞肉、豬肉及牛肉生產的食品公司,亦能以較低的價格購得飼料,盡享成本優勢。總括來說,若投資者想從農業企業中尋找機遇、並分散投資風險,可考慮全球農業相關基金分散投資於不同國家,從而達致地域分散的效果兼受惠於農產品價格的升幅。
首域投資全球農業基金聯席基金經理
麥慧思(Skye Macph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