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交易活動淡靜,令華爾街大行頓失收入支柱,業界開始發掘其他牟利渠道。《華爾街日報》報道,金屬庫存已成為高盛、摩根大通,以至大型交易商如嘉能可(00805)和Trafigura收入新猷,但有不少客戶投訴這些大行經常延期釋出所存金屬,而且釋出量太少,亦有其他交易商懷疑他們從中謀取不當利益。
過去18個月,高盛、摩通、嘉能可和Trafigura相繼成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授權的金屬庫存商,四大行已佔LME整體金屬庫存的三分之二,儲存金屬包括銅、鋁、鋅、錫和鎳。
雖然LME金屬倉庫佔全球供應量一小部分,如LME鋁庫存量4,500萬噸,只相當於全球年供應量的10%。
但不少業務舉足輕量的金屬用家都是四大行的客戶,如可口可樂,以及全球最大鋁用家、飲料鋁罐生產商Novelis屬高盛客戶。LME資料顯示,這些大行每年賺取接近10億美元存倉收入。
高盛於工業重鎮底特律設立金屬倉庫,並提供折扣搶客,但該行有時規定客戶待至7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後,才能取回所存金屬。可口可樂和Novelis亦向LME投訴高盛釋出金屬太少。
企業客戶和交易商聯手指出,這些大行同時擔當交易商和倉庫商,但未能提供資料證明兩項業務分開經營,遂有不法謀利之嫌,但LME和英國監管機構則以投訴欠缺證據為由,拒絕展開調查。
對於慣於從交易活動賺個盆滿鉢滿的大行來說,向來視金屬庫存為「無肉食」的業務,直至金融海嘯,業界發現金屬需求於經濟衰退期間下滑,庫存需要愈益殷切,而且倉庫業務免受價格波動風險,故此後以金屬庫存作為對沖經濟衰退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