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Money:中東危機油關各方

石油具有工業和軍事用途,是這令盛產石油的中東北非地區,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上世紀亦由此爆發出共3次石油危機。近期利比亞政局動盪,刺激油價飆升,更令部分人憂慮事件終導致第四次石油危機。以下有關中東地區的石油產量、儲備、出口地區、以至當地政治形勢,值得大家深入探討。

利比亞:產量急降百萬桶

利比亞的石油出口佔當地政府收入80%,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約25%,是人均GDP最高的非洲國家之一。然而,在長期處獨裁統治及官員貪污謀私下,很少收入真正到達民眾手中。

利比亞是石油儲量最大的非洲國家,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464億桶。利比亞動亂對布蘭特期油的刺激遠超紐約期油,因其約85%的石油出口至歐洲地區,僅3%輸往美國。

原本利比亞每天原油產量約160萬桶,但發生動亂後,全國約80%產油設施已落入反對派手中,致產油幾近癱瘓,據國際能源機構(IEA)估計,現時利比亞每日減產最多100萬桶原油。

沙特:全球最大產油國

沙特阿拉伯現為中東最大經濟體,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及出口國。上月日均原油產出達842.5萬桶,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2,601億桶,佔全球約兩成石油儲量。石油產業佔國家的出口收益九成,但由於沙特近年積極發展其他產業,所以石油業佔當地GDP僅約45%,沙特的原油逾半輸往亞洲,逾一成輸往美國,輸往歐洲僅佔單位數字。

雖然已每天增產90萬桶石油的沙特阿拉伯有條件再增加石油產量,以應付利比亞的石油減產。不過,沙特同時面對本身的政治及民生問題,因當地年輕人的失業率達40%以上,而在沙特屬少數派的什葉派教徒亦一直不滿被視為二等公民。什葉派上周五發動「憤怒日」示威活動,今周如何發展將主宰全球油價走勢。

伊朗:產油豐 與美國為敵

伊朗是中東第二大經濟體,亦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第二大石油出口及生產國,坐擁1,376億桶已探明石油儲量。上月日均石油產量為370萬桶,以輸往日本、中國、印度、南韓等亞洲國家為主,亦會輸往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的歐洲成員國,如意大利、西班牙。石油出口佔該國政府近半收入。政治上,它與沙特阿拉伯相反,是美國的中東大敵。

阿聯酋:主要出口亞洲市場

阿聯酋屬中東第三大經濟體,人均GDP收入位處中東國家前列。阿聯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978億桶,約佔全球7%,日均產量約235萬桶,主要出口亞洲市場,佔四成的日本為最大入口國,南韓和泰國亦是主要市場。此外,當地政府成功將行業均衡發展,令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收入僅佔該國GDP約25%。

伊拉克:石油佔收入90%

伊拉克擁有全球第四大的已知石油儲量,達1,150億桶,上月日均產量約260萬桶,為20多年來產出新高。石油業佔伊拉克政府收入超過90%,而原油出口貢獻當地超過66%的GDP。該國約47%石油輸往亞洲,並以中國、印度及南韓為主,西半球佔30%、歐洲22%。早前伊拉克亦爆發反政府示威,抗議政府管治差勁和失業率高企。

科威特:石油儲量逾千億桶

連同科威特與沙特阿拉伯各持有一半權益的中立區部分,科威特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040億桶。上月日均產出石油約230萬桶,輸往地區逾六成為亞太區,輸往美國及歐洲均不足一成。

石油產業利潤佔科威特GDP近半、95%政府收入及超過九成的出口收益。上周科威特同樣出現示威浪潮,反政府組織計劃透過民眾壓力迫使總理薩巴赫下台。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