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正式進入交易加時年代,過去的短跑轉作較長賽程,由提早半個小時開市,到午休縮短半個鐘,雖然總共不過增加一小時,但畢竟是根深柢固的傳統,出現「破天荒」的改變,雖然對於本港證券業來說,是開先河之舉,但在國際較量上,只是遲來的交易加時。加時的作用是意欲增加競爭力,從而達到提升成交量的目的,能否如願還得看執行的效果,考慮到需時磨合,未宜寄予過分期望。
交易加時重點在於實現市場銜接,照現時設計,實現市場銜接是依循兩個方向延伸,一方面在開市上銜接內地證券市場,另一方面是銜接國際市場,雖然現時安排顯然未足體現充分銜接,但長遠而言,市前市後銜接國際市場仍有延伸空間。實際上,交易加時一個鐘以後,港股無間斷交易整體時段,在國際上充其量也不過是處於中游水平,比港股交易時間更長的市場比比皆是,即如「競爭宿敵」的新加坡證交所,整體交易時間就比香港長。
港交所這邊廂交易加時甫開波,那邊廂欲部署諮詢市後衍生產品交易,延伸到銜接倫敦及紐約的交易時間,睇齊日本大阪及澳洲交易所設晚市時段,顯示交易加時長遠有意跑更長途,當前的加時不過是階段性進程。最好的情況是階段性進程能有好結果,以冀為進一步延伸加時打好基礎。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交易改革切忌貪功求快,自亂陣腳。為此,當前需要在交易加時的最初階段,作出嚴密的監察,防止因出現意外釀成亂局。
儘管港交所認為,技術上已做足了準備工夫,包括進行過連串市場測試,平安過渡似乎不成問題,交易加時在技術上並不複雜,但最終還要在實際營運中檢驗,對可能出現意外不可掉以輕心,因為亂子總是出現於鬆懈時。畢竟技術系統只與證券經紀、期貨經紀、資訊供應商,有過反覆的測試,然而,在與投資者全面結合,進入實戰狀態時,相信仍有許多不在估計之內的狀況,仍有許多出現意外的機會,預設應變措施不容忽視。
理論上,交易加時後提供了更充足的交易空間,但根據業界估計,股份買賣未必持續均勻地進行,可能出現某些時段買賣兩閒,某些時段買賣衝刺的波動狀況,尤其交易加時初段,散戶投資者仍需要時間適應。交易加時後,有人估計散戶「即日鮮」炒作趨於頻密,好彩的話贏多些,失運的話輸得慘些;套戥、對沖炒作也可能活躍起來,意味着當局對投資者風險警示與教育,要適應新形勢而不可鬆懈,作為恐防添亂的策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