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妍語:兔年盡情享受精神財富

我在芝加哥讀經濟學的時候,最愛聽的就是福格爾教授(Robert William Fogel)的課。他憑藉對人類過去三百年科技進步以及生理變化的統計研究,解釋社會以及組織的演化,因而獲得一九九三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在他的許多理論中,其中我至今記憶猶新的,是他對於空餘享受(leisure)的預言。

隨着過去百餘年的工業革命及經濟起飛,他發現儘管境內生產總值(GDP)迅猛增長,但同時空餘享受在我們時間分配中的佔比也會愈來愈高,而我們花在食物等必需品的支出將愈來愈少。二○四○年來臨時,發達國家中的在職人士,將會每周享有50小時以上的空餘時間,而發展中國家也會在極短時間內迎頭趕上。

我當時對此半信半疑,認為這也許只是中國人和西方人中間的價值體系不同,我們以農立國,中國人無論走到世界哪個角落,都是最勤奮的一群,空餘享受的概念根本就不存在。事隔十年,今天回首,就赫然發現,中國已一步步以極高速實現着福格爾教授的預言,從招待所到度假的私人會所、從乒乓球、羽毛球到高爾夫球、馬球,彷彿已經被新一代、甚至上一代的中國人毫無保留地擁抱。

想要投資中國概念故事的人,想要抓住未來中國內需急速膨脹的機遇,我有一個極為簡單的辦法:只要翻開《金融時報》的周末生活版面,把各個章節列出來,就可以對中國未來發展中得益最大、最具潛力的行業略知一二了。

五大主題投資潛力大

《金融時報》的目標讀者為中高收入人士,大部分在已發展國家,照教授的說法,應是較懂得空餘享受的群體。其周末的生活版面-環繞着時尚、藝術及收藏、旅遊、地產以及書籍五大主題。

時尚-名牌手袋、時裝、珠寶、創意設計等,在中國各地正在飛躍成長,全球的品牌正在肆意地強佔市場;藝術收藏-紅酒、名畫及雕塑等,自古以來是中國人的最愛,最近的國際拍賣會上,中國的藝術家也嶄露頭角;旅遊-麗江的六星級主題度假村、一線城市中豪華的私人會所、黑龍江的Club Med滑雪場、海南島的溫泉和生態旅遊急劇湧現,中國人再不單純追求八天遊十四國的鴨仔團,或者炫耀自己在巴黎鐵塔前的留影,而是把享受的定義帶到一個新層面;地產-這更不用我多解釋了,只看最近新國八條對於第二、第三套房的打壓措施,就知道投資多個物業已成風氣!

書籍-文化、媒體、互聯網等,知識和訊息的傳播,造就了百度、分眾、淘寶、阿里巴巴的一股巨大潮流,這個產業本身深遠地影響一個民族的文化基礎,並為國家鋪墊着未來。

對於許多香港人來說,空餘也許是我們過去百年來都沒有實現的夢想。現今百物騰貴,享受可望而不可即。祝願各位讀者在新一年,可留給自己一點空餘的享受時間,除了精神財富有所增加外,說不定還會帶來新的投資靈感啊!

(妍宇)

妍宇,《香港華爾街的孩子》作者,畢業後一直在香港的華爾街工作。現任職跨國投行,卻始終是不折不扣的狂想一族:遊走在城市之中,沉睡在字裏行間。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