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上周五公布十二月份失業率由百分之九點八降至九點四,本應使投資者對經濟前景增強信心,可是市場卻對另一就業數據更為看重——非農業職位增長遜於預期,使道指不升反跌。投資者明白到這只是失業者放棄搵工的「惡果」,就業市場復甦言之尚早!
總統奧巴馬和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不忘鼓舞美國人,不約而同表示對前景審慎樂觀。當然,他們為自己催生的量化寬鬆政策鼓鼓掌是人之常情,但眾所周知失業率是滯後數據,第二輪量化寬鬆(QE2)實施只有短短兩個月,不可能有如斯立竿見影的效果。無可否認,近期美國的經濟數據均為偏佳,但數據向來是反覆無常,慣於把人愚弄。
回看金融海嘯之後的路途甚不平坦,第一輪量化寬鬆之後,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跨過了大劫;然而,其後的經濟數據又每況愈下,正是回升至百分之九點八的失業率,造就了QE2合時面世;QE2藥到病除,時間上之巧合使始作俑者臉上貼金。經濟數據欣欣向榮,股市創完新高再新高,企業見榮景增聘人手,人民見曙光增加消費,復甦便有機會成為自我實現之預言,相信伯南克打的如意算盤莫過於此。
不過,美國的高失業率已是結構性的問題,非技術工人需求減少,服務業外包至印度和菲律賓等地,職位像水向東流自然流失;美國工人薪酬高福利好亦令企業卻步,甚至幾乎拖垮美國三大車廠。開動印鈔機達到美元貶值的目的,使美國資產價值(包括勞工成本)變得吸引,某程度可紓解了問題;惟美國工人實質工資由○八年中海嘯時的平均時薪八點四美元,已升至近月的八點九美元以上(約七十港元)。量化寬鬆的詬病是不能把資金留在美國,卻將熱錢輸往新興市場。
美國的就業數據隱含許多魔鬼細節,上周五的失業率與非農職位之間的矛盾便是一例,美國人力資源服務公司(ADP)上周三便公布一個令人大為振奮的數據:十二月私營職位激增接近三十萬份,但高盛即時指ADP收集數據的手法可能歪曲了數據;另一調查機構蓋洛普卻得出上月底美國失業率按月上升的結果,為何結果大相逕庭?又哪個才可信?
香港有不少「御宅族」,看來美國也不少,放棄搵工靠老爸老媽和政府接濟來解燃眉之急,把這些人士剔出統計範疇無異掩耳盜鈴。十二月就業人口包含為應付聖誕購物高峰期而增聘的臨時工人,這亦會帶來偏差。
去年美國企業普遍盈利理想,靠的是節省開支,以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及科技取代人力,原材料價格上升更令僱主向減省薪酬支出動腦筋。企業以利潤為先,要說服嬌慣的僱主重新考慮招聘人手,首要的是定單充裕,當前經濟尚有許多不明朗因素,精明的老闆會謀定而後動,甚至作為最大僱主的美國政府面對天文數字的財赤,亦要裁軍以節省國防開支。
聯儲局內部研究認為,買債注資可為市場提供三百萬個職位,但持續性的復甦才能解決結構性失業,不是看一、兩個月的數據改善,更不是印銀紙就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