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場,每隻股票都有個價。這個價,由市場供求帶動,由真金白銀的交易造出來,但也有高估、低估的爭議,何況一隻未上市的股票?Facebook的估值是否值500億美元,真的見仁見智。我只知道,如果我有機會認購,最想問的是:「我是否最樂觀的投資者?」
一間科技公司估值達500億美元是否過高?Google也值1,600億美元以上啦。不過,據報道,Facebook去年盈利料按年大升一倍至5億美元。計一計,市盈率100倍。此時會有人說,一隻高增長股票,100倍市盈率唔算離譜。講到尾,願景比數據吸引。
讀過財務學或者考過CFA都一定知,有很多方法為公司估值,最常用是現金率折現模型,但這些模型往往是「GIGO」(garbage in, garbage out),即是錯資料只得出錯答案,因為當中涉及的盈利、派息、利率等數據也是靠預測出來,一個小偏差,結果可以相差十萬八千里。
學者希望將估值方法變得客觀,可惜投資卻是一個主觀的行動。要有人看好,也有人看淡才促成交易,買家總認為自己看到賣家不知道的價值。最難估不是盈利,而是投資者的心態。記住,投資要賺錢,不在乎哪個價位入貨,最重要是可以用更高價沽貨。只要有人比你更樂觀,估值看得更高,貴買貴賣有何可怕。
回想金融海嘯前,恒指逼近32,000點時,當時哪個投資者入市不是對後市樂觀?買貨的人總比沽貨的人樂觀。摸頂,往往是最樂觀投資者的動作。
大健,財務碩士畢業,投身財經記者行列數年,之後無論轉職歐資投行,抑或現任職英資金融機構,始終情繫中環,相信各有前因莫羨人。
微博:http://t.sina.com.cn/tai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