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民幣業務經歷了爆炸性發展的年份,僅主要在下半年,跨境貿易支付、存款、債券發行、金融產品開發,都錄得快速增長和發展,使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角色,有力地亮出了潛質。這並不僅僅是掛在官員嘴邊的「香港優勢」使然,更重要的是,香港恰好碰上了難得的歷史性的機遇。因為人民幣邁開國際化的腳步,人民幣業務選擇了香港;因為在金融危機中重整全球化,國際社會盯上了人民幣。兩種事態形成人民幣國際化,與人民幣預期升值交織的形勢,為香港帶來了金融運氣。
很明顯,本港人民幣「試水」的動力,超乎官方預期和政策目標。人民幣存款急增及人民幣債券的胃納,證明了這一點;較早前人民幣跨境貿結的「爆額」,也證明了這一點。市場對落在香港的歷史機遇,有超強的觸覺,表現出熱情的追捧,現實與政策的差距,使人民幣在香港的發展,迅速推進到「瓶頸部位」。若順應市場,政策就要開閘加碼;若順應政策,市場就要抑制膨脹——構成香港當前的矛盾。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對人民幣業務的簡介,通篇論及諸多事項,縷分細析重點不外兩個字:「優化」。顯示香港發展訴求在與中央交手後,解決人民幣業務瓶頸的取態是順應政策,而非順應市場,如跨境貿易增加額度,可謂只有適度的變通少量的增加,不至於大量加額滿足市場,以求「供需平衡」。「優化」的解讀,有如減速整頓。當然,急事緩辦,不等於沒有改善發展空間;中央冷處理,也不是人民幣業務及國際化轉軚。
長期以來,內地處置金融開放一直奉行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是眾所周知的,同香港自由市場的習慣,難免不和諧。然而,當前金融危機陰魂不散,使中央加重金融安全的戒心,是香港應予理解的。早前發生的有關巨量熱錢囤港的爭論,成為內地對金融安全戒懼的註腳,恐怕也是內地對釋出人民幣業務,需要「停一停、諗一諗」的根本原因。對此,港府及商業機構,未必有充分理解。
只是因為人民幣成為本港金融的「錦繡前程」後,強化了政府靠嗟來之食謀金融翻身,重塑繁榮的依賴,近幾年港府成為政策「伸手派」,中央為港福祉也逢索必給,不停挺港挺起了政策依賴性,官員卻並不擅長做深化、優化的工夫。且看靠個人遊源源輸送,挺起本港的零售後,如何深化本土消費的吸引力,已不在政策用功所在;另一例子是CEPA機制索要到手後,市民見到政府努力深化機制效果的功力了嗎?
人民幣業務階段性優化,不是簡單的急事緩辦,其實大有必要。日前金管局前任總裁任志剛表示,香港處理人民幣新股上市時機成熟。更有企業已做好準備,躍躍欲試搶灘,值此時機,金管為配合人民幣IPO,正綢繆推人民幣本票結算系統。可見人民幣IPO時機成熟,但機制配合尚未圓滿,仍要改善達致更優狀態。優化並非無空間、餘地落力,而是為來年新發展階段作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