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騰貴,「柴米油鹽醬醋茶」統統加價,內地入口價格上漲是導致本港通脹的主要元兇,但原來遠在英、美的期貨市場亦有份推波助瀾。今年商品價格氣勢如虹,惟近期市傳內地將嚴控通脹,加上美元表現回穩,商品期貨價格即應聲回落,這是否暗示物價升勢暫喘定,市民來年不用再捱貴貨?今期《理財Campus》教你從期貨價格中尋找端倪,減輕通脹構成的開支壓力。
事實上,商品期貨價格飆升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敦沛金融業務總監周燕珊表示,商品價格升跌會先在期貨市場反映,當市場出現消息及供求問題時,便可能會影響期貨價格。由於期貨是反映投資者對商品未來價格走勢的預測,若預期價格將上升,除了吸引炒家入市,實貨商家亦會先買入期貨以保障日後成本上漲的損失,當期貨價格維持在高位一段時間後,現貨價格就會跟隨上揚,從而帶動通脹;情況等同於若期油價格持續高企,油公司便會宣布加油價,若期油價格急升後迅速回落,油公司卻未必會有加價行動。
本港十月消費物價指數將於下周一公布,市場普遍預期物價將進一步上揚。統計處資料顯示,九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升0.3%,當中以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的升幅較顯著,按月上升1.9%,相信與農產品期貨價格上升不無關係。新鴻基證券資料研究部分析員賴春梅指出,整體商品期貨市場仍有上升空間,但要留意部分累積升幅過多的商品價格會出現回吐。
糖是每家每戶必備的調味料,糖期貨價格自今年五月在低位開始上升,由每磅13美仙升至本月約33美仙的近20年高位,惟其後曾回落至約26美仙低位。
周燕珊稱,過往糖價在升越30美仙後,通常會出現大幅調整,「今年一月糖價曾升破30美仙,但有海外商家認為價格過高而撻訂,令需求放緩。」她表示,由於早前糖價高企,巴西及印度等大幅增加生產,在未來供過於求的情況下,除非天氣變得惡劣,否則難以支持糖價繼續攀升,預料糖價會逐步回落至15美仙水平。
棉花是製造成衣最常用的原材料之一,其價格上升無疑對衣服加價構成壓力。周燕珊指出,棉花期貨價格由七月開始起飛,至今累升逾66%,料將會出現較大調整。「雖然棉花供應短缺,但內地嚴控價格,未來較難再受市場追捧,而且棉花並非必需品,若價格過高,市場會尋找其他替代品,其價格回調40%至50%尚算合理。」
不少家庭主婦均愛煲紅蘿蔔粟米湯予家人滋潤,但恐怕日後要減少煲湯次數了。周燕珊表示,玉米期貨自上周五調整後徘徊於500至550美仙,與800美仙歷史高位仍有約60%的差距,料可進一步上升,她解釋稱,由於中國對糧食需求增加,由過往出口玉米改為作入口儲備,在生產國未必大量提高生產的預期下,支持價格做好,加上市場仍熱炒再生能源概念,而玉米可提煉乙醇,因此玉米價格料仍會高企。
相比之下,今年石油價格表現明顯遜色,不過周燕珊認為,石油有機會被市場追落後,「油價曾衝上147美元高位,按現時約81美元水平來看,仍具值博率。」她指目前石油庫存量尚有剩餘,出產國未來料將收緊開採,但隨着中國維持經濟高增長及全球景氣好轉,石油需求量會有所提高,利好油價,這意味着日後車主有機會要再次捱貴油了。
飽受物價騰貴煎熬的升斗市民,原來可藉着投資商品期貨自救。敦沛金融周燕珊指出,買入期貨對抗物價通脹是可行及最直接的方法,投資期貨的利潤能彌補現貨價的上漲,惟由於商品期貨買賣具槓桿效應,投資者入場前要先衡量風險承受程度及購買力,在眾多商品中,她較看好石油、玉米、黃金及銅的明年表現。
她並稱,商品基金及流通量較高的商品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入場費及風險較低,亦可受惠於商品價格上升,適合保守型投資者,但潛在回報則不及商品期貨。
抗通脹最好就是買金保值,新鴻基證券賴春梅表示,美國實行量化寬鬆政策令當地通脹預期升溫,加上市場未恢復對美元的信心以及歐洲債務危機惡化,預料黃金中長線仍受投資者追捧。「目前投資者毋須操之過急,不妨待金價調整至1,322美元才入市,如跌穿1,300美元亦可分段吸納。」她指今年金價升至1,400美元已見頂,到明年才有力再上,明年上半年上望1,500美元。
股票方面,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董事林偉雄認為,投資者可留意資源股及本地地產股,因為黃金及石油業務相關股份會從商品價格上漲中受惠,而買樓是抗通脹及保值的其中一個方法,地產商收入料會提升,地產行業可看高一線。另外,通脹會蠶食貨幣的購買力,林偉雄指出,如領匯(00823)等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的派息一般有約5%至6%,理應可跑贏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