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提交新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前,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率先在年度報告中指摘中國「操縱匯率」,並稱正是因為中國「排斥性」的貿易政策,才導致中美貿易出現巨大不平衡。該委員會敦促美國政府對此作出回應,採取「更加強硬的行動」。
在最新的報告草案中,該委員會敦促奧巴馬政府應對中國「低估貨幣」的做法進行回應,並尋找方法解決中美貿易壁壘。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主席Dan Slane批評,中國操縱人民幣的做法仍然在傷害美國製造業和就業。看來人民幣並未按照市場力量波動。
中國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副巡視員于培偉在《中國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報告》中撰文表示,發達國家將繼續以全球經濟失衡為由對中國施壓,向中國轉嫁金融危機成本、要求中國承擔更多責任,使人民幣匯率成為長期的政治問題,預計未來外貿增速因此大幅放緩,未來3至5年的年均增速將降至10%至15%,大大低於○二至○八年年均增長26%的水平。
隨着輸入性通脹問題惡化,愈來愈多經濟學者建議,中國政府通過本幣加快升值來對抗通脹。摩通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龔方雄認為,通過匯率升值來管理通脹預期,可能比加息更有效。
外電昨引述消息透露,商務部主管的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本月對45家輕工出口企業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有82%的受訪企業可以承受明年人民幣1%以上的升值;其中約22%企業更可以承受5%或以上的升值,調查反映大部分內企可承受3%至5%升值。
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儘管以5年基礎計算,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貨物及服務出口國,惟考慮到人民幣自由兌換程度未達到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要求,因此在5年一度的檢討中拒絕在SDR中加入人民幣,但未來會持續檢討相關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