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增強彈性 炒匯價風險反升

人民銀行再次發揮其出其不意的慣常手法,在二十國集團本星期舉行峰會之前,突然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意味實施了二十三個月緊盯美元的匯率政策告一段落,也可反映內地對全球經濟可安然度過金融海嘯投下信心的一票。

雖然國際社會對人行的做法均表讚賞,認為中國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有助環球經濟回復平衡,並呼籲中國積極執行有關改革。不過從人行接連發表的聲明以及跟進的文章顯示,人行的目標與歐美社會的期望可能有很大出入,歐美領袖的想法是人民幣匯率在增強彈性後,再度納入上升軌,但人行的做法是讓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重新回復到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基準,這個基準的貨幣種類以及如何分布,繼續諱莫如深,在新的機制下,人民幣的彈性固然是增加了,但其可預測性也相對減弱。

無可否認,當大家仍在爭論全球經濟的復甦是否具備基礎,擔心歐債危機可能拖累全球經濟前景,人行放棄金融海嘯期間緊盯美元的非常時期政策,多少反映當局認為危機最壞時期已過,而且對內地今年的經濟表現亦有一定信心,不怕放寬匯率形成機制後,會對內地經濟構成新的威脅。如果內地對全球經濟以及國內經濟的評估準確,人行因時制宜的做法,確實可以成為穩定全球信心的一道支持力量。

問題在於全球經濟前景的變化因素較前複雜得多,莫說中國無法完全掌握,即使歐美發達國家也會自嘆力有不逮。在金融海嘯尚未完全過去時,率先解除臨時應急措施,無論如何也要承擔一定程度的政策風險。再者中國廠商近期面對工資急速調升的壓力,對於內地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構成不可忽視的威脅。若加上匯價變動的因素,內地廠商面對的壓力將會有增無減。

想法向來別樹一幟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魯比尼認為,人民幣增強匯率彈性後,不僅不會升值,還可能會貶值,殺市場一個措手不及。他的想法看似極端,其實不無道理,原因很簡單,影響人民幣匯價變化的因素若是一籃子貨幣,計算就會變得較複雜,當中固然包括近期轉強的美元,但也包括一定成分的弱勢歐元和英鎊,這一籃子貨幣的匯價升跌,此消彼長,對人民幣自然會產生可升可跌的後果。其實人民幣可升可跌,應該是更符合實際環境的市場情況,而且可避免資金一窩蜂炒賣人民幣升值,令內地充斥大量熱錢,加大內地資產泡沫的危機。關鍵在於歐美社會能否接受這個事實。

人行表明人民幣匯價大幅波動,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在增強匯價的彈性後,人民幣也不會一次過大幅升值,似乎將外界種種美麗的憧憬刺破。在種種框架的限制下,人民幣匯價在新的推進過程中,將會展現甚麼圖畫?最可能出現的結果是匯價原地踏步,或者在非常窄幅的範圍內上落,與歐美社會期望人民幣進入另一次大升浪,可能相距十萬八千里。人行增強人民幣匯價彈性的招數,若沒有帶來人民幣顯著升值的結果,最終可能令歐美社會希望愈大,失望愈大,其至捲起新一輪的升值壓力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