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擔憂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會演變成不良貸款。
由於基建工程的回報期較長,而且某些地方政府的理念是先搞好基建,再吸引投資者,於是大肆舉債用於建設,但未來實際經濟效益卻存有不確定性,預計只有40%左右的項目能夠靠自身現金流償還貸款本息,其餘則需要地方政府包底,因此償還貸款面臨風險,而且地方政府對融資平台的債務並沒有明確的法律或契約責任,融資平台一旦出現倒閉,會導致相當數量的銀行不良貸款。
除了項目本身的未來現金流情況,地方政府的償還能力是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的關鍵因素。地方政府可用收入主要來自三方面:(一)地方本級財政收入,約佔可用收入的44%,當中20%為房地產相關稅收,例如房地產營業稅、土地使用稅、契稅、土地增值稅等;(二)中央財政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Tax Refund and Fiscal Transfers),約佔可用收入的36%;(三)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Local Government Fund Revenue),約佔可用收入的20%,當中約80%來自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
由此可見,房地產相關收入佔地方政府可用收入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預期融資平台的債務總額高峰期在二○一一年,償還本息總額的高峰期則在二○一三年,地方政府償還率(即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需償還的本金加利息總額除以地方政府可用收入的比率)將由○九年的12%,逐年升至二○一二年的26%以上高峰,之後才會回落。如果單計利息,每年需要償還的利息佔地方政府可用收入約5%,理論上出現拖欠的機會不大。
即使最終有2.5%的融資平台債務成為不良貸款,涉及金額也只是2,750億元人民幣,而且主要集中在政策性銀行及當地城市商業銀行,相信上市銀行的影響較小,完全可靠撥備前盈利及貸款損失準備金去消化。7家上市的內銀中,估計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佔比最少的是招行(03968),原因是招行主力為零售業務,以中小企業及個人客戶為主。從○九年中期報告來看,新增貸款中,招行的基建類佔比只有14.81%,遠較○八年的27.59%為低,顯示管理層謹慎的作風。
相信未來幾年,中國的名義GDP增速可維持在8%以上,而且受惠於稅務及收稅程序改革,中央財政收入增速將高於名義GDP增速,加上中央財政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力度會持續增加,估計地方政府可用收入能夠以年複合增長率10%穩步增長,加上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融資平台的資金鏈突然斷裂的機會不大,因此融資平台的潛在風險可靠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的動態化進程來化解,相信不會演化為大規模的系統性問題,而且上市銀行的情況會優於整體行業,以三大上市國有銀行為例,風險管理較嚴謹,貸款發放注重項目的現金流並配以足夠的抵押品,而且集中在大型城市及省政府項目。
另外,由於融資平台貸款利率一般較同年期貸款的基準利率低10%,目前銀行議價能力提升,貸款結構將持續轉向收益率更高的中小企業貸款。總結來說,融資平台債務的風險仍處於可控制的範圍,投資者不必過分憂慮。(完)
市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