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協定》中,訂定了地球溫度升高不超過攝氏2度的目標。這項協定也規定提供100億美元的初步經費,幫助受氣候變遷衝擊風險最大的貧窮國家。
各國分別訂下減排目標
具約束力的減排指標雖然未能開花結果,不過若然投資者的心水夠清,便會發現其實無論會議的結果如何,各國早已各自訂下減排的打算。
在世界上最主要的碳排放地區之中,歐盟承諾將在二○二○年前,按一九九○年排放量減排兩成,直至達成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美國則已將有關減排方案遞交國會,承諾到二○二○年的減排量,比一九九○年的基數低3%。
另外,中國總理溫家寶指出,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為實現甚至超過自主設定的減緩目標而努力。因此,中國亦承諾了以○五年為基數,到二○二○年的碳密度減少40%至45%,並表明這個指標不會與其他國家的減排指標掛鈎。換句話說,無論有沒有國際協議,中國及其他國家都會朝這個指標邁進,帶動新能源發展及減排投資成為未來數十年的重要趨勢。
綠色資金滲入實體經濟
在哥本哈根舉辦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中,除承諾減排及採取的措施等議題,資金援助也是大會主要議題之一。
美國將於明年至二○一二年期間,提供36億美元氣候基金;日本則將於未來3年提供110億美元,而歐洲聯盟則為106億美元。這些數以百億計的資金,將會協助貧窮國家轉而使用低碳科技及因應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
大家別忘記,除了上述提及的資金外,在金融海嘯中,各國的經濟刺激方案亦以巨額投資於新能源。在全球政府推行的財政刺激方案中,平均約15%涉及「綠色能源」。
這些撥款何時會流入商界及協助新能源公司提高增長,是投資市場的關注焦點。目前中國方面的款項已漸漸流入實體經濟;而在過去數月,美國的撥款亦開始滲透至各行業,意味着當地公司可望在本年底前開始受惠。
展望未來,貝萊德預期各國將在未來6至9個月進一步推出更多相關政策及撥款,這意味着新能源行業在未來數年的投資將會增加,有機會帶動相關股份上揚。 貝萊德(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