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環球經濟回穩後,市場近日開始討論通脹風險的問題,其實通脹是一個十分可愛亦可惡的事情,因適度的通脹是可有利經濟及企業盈利的表現,然而,若通脹過高,為經濟帶來的禍害卻不比甚麼金融海嘯為低。
至於何為適度通脹則對每個國家也不同,通常新興國家可接受的通脹會較高,如每年5%至6%物價增速,因其經濟及工資增長等亦理應較快,相反已發展國家的央行所訂出的通脹目標普遍也會較低,約為1%至3%。
了解購買力平價論
至於過高的通脹除對民生帶來苦不堪言的影響外,亦會令外資對投資當地市場卻步,因根據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理論,長遠而言,若A國的通脹持續高於B國,其貨幣便會貶值。因於經濟理論的角度上,同一件貨品在不同的地方,扣除運輸外理應是相同價錢的,否則便會有利可圖,直至該利潤消失為止,即商人可於較便宜的國家購入該貨品然後再出售至價格較高的另一國,故最終也會將該貨品的價格拉回平衡。
故若某國的通脹長期遠高於其貿易對手,若匯價不變,其貨品價格持續上升,競爭力便會下降,其他國家對其貨品以致貨幣的需求便會減少,故最終將會導致其貨幣貶值,故大部分央行的首要目標也是將通脹控制於訂下的範圍內,投資者在投資於其他國家的股市時亦是需考慮的因素之一。
獨立股評人 陳秀嫻
我的投資博客:cacachan0311.xa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