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金管局觀點:量化寬鬆政策退出安排

各主要央行採取量化寬鬆政策支撐經濟,令全球金融體系資金充裕,資金持有者紛紛為追求回報而購入各類資產,促使資產價格上升。金融資產等價格急升的情況能否持續要拭目以待,但我相信投資者作出投資決定前是會考慮經濟基本因素(正如我早前提過,這些因素似乎不太樂觀)。

近期市場較多談論央行在量化寬鬆政策的退出策略,央行官員雖然無透露何時落實退出,但當中訊息頗為清晰:央行確實已準備有關策略。這訊息對金融市場很重要,大家當然樂意看見非常時期推行的政策,發揮作用後可在無損市場穩定下有秩序地撤銷。

美收緊銀根還看通脹

不論是量化寬鬆政策,抑或向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提供流動資金支持,都會導致「儲備結餘」(即銀行在央行所持的結算戶口總額)以倍數增加。目前美國儲備結餘將近8,000億美元(今年五月最高更超越9,300億美元),遠超雷曼兄弟倒閉前約500億美元水平。美國商業銀行在聯儲局戶口結存大量資金,但因息率頗低,故都會樂於向信用良好的客戶放貸。雖然個別銀行可為資金尋找出路,令各自的結算戶口結餘減少,但整個銀行體系總結餘不會因銀行間的交易而改變,只有當央行從同業市場抽走資金才會令總結餘下降。基於這個原因,市場焦點都放在聯儲局會在甚麼時候、用甚麼方法令儲備結餘回復到較正常水平。

聯儲局官員最近發放的大量訊息,重點都在於以哪些方法,而不是在甚麼時候令儲備結餘回落,其中一個方法是調高儲備結餘息率,以配合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作為調整貨幣政策的手段。這當然並非新鮮事,多國央行都有向儲備結餘支付利息的做法,藉此遏抑銀行放貸及改變寬鬆的貨幣環境。聯儲局可運用的方法還有:在回應市場需求而又無損金融穩定的前提下沽售債券;透過「反向回購協議」沽出債券;以及接受銀行較長期限的存款。無論如何,聯儲局在情況許可下收縮各種提供流動資金的安排,都會使儲備結餘回落。總之可以採用的方法很多,時間的掌握則是另一回事,在採取退出策略前,聯儲局必先考慮通脹趨勢等許多因素。

取決於資金何時流走

我以往曾指出,海外資金因憧憬中港兩地經濟前景而持續流入港元,間接令香港出現量化寬鬆的現象:銀行體系現時總結餘(等同美國的儲備結餘)逾2,000億港元,遠高於約5億港元的正常水平。香港擁有高效率的銀行同業即時支付結算系統,加上對銀行並無存款準備金率之類的要求,5億元之數已足夠應付同業交易結算的需要。就量化寬鬆的貨幣環境而言,金管局已擬定好退出的策略,然而在規範化的貨幣發行局制度下,我們沒有太多酌情空間去決定退出時機,因為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取決於資金會否以及何時流走。

金管局總裁 任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