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全球化憂開倒車 中國恐應對失策

人稱「金融大鱷」的索羅斯近期十分活躍,頻頻發表經濟及金融言論,最近的言談指出,全球金融危機已經過去,呼籲建立金融國際規範維持市場開放。理由是若無新的國際規範,全球化將崩解,可能會出現像中國這樣的國家資本主義。當中,全球化同國家資本主義作為對應的概念,他是支持維繫全球化的,而認為國家資本主義是現代金融的倒退。索羅斯的動機是要為金融危機過後的制度建設立論,透露出他對金融秩序的擔心。

全球化的概念在成熟市場的理解,就是危機前風行的新自由主義,當中囊括兩層主要涵義:一是貨物與服務貿易自由,二是資本自由。金融危機發生以後,在各國的救市操作中,明顯出現了同自由主義逆反的取向,包括:貿易領域中保護主義抬頭;金融領域中國家資本主義的熱衷。早前,以英國為首倡的銀行「國有化」行動,就是對其祖宗家法崇揚的自由主義的背叛,這是因時勢不得已而為之,因而需要謀求盡快退出還原。

所謂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索羅斯擔心成為一股潮流。這種擔心並非沒有道理,金融危機暴露金融創新的破壞性,加上金融需以國有形式救贖,無形中令中國那樣的發展中國家,認同國家控制金融的合理,認同將世界拉回自由主義興起前,實行適應資本控制主流理論的體制。果真如此,像索羅斯那樣的金融大鱷,將無容身之地,歐美的資本流動亦受阻,即使對發展中經濟體來說,也不見得是好事。

中國就是一個例子。在自由的貿易活動中,中國的資本流動不是自由的,於是困擾重重,貿易中賺到巨額順差,被迫回流到逆差的美國,投入美元資產中,這個循環造成了中、美各自的結構失衡不斷強化。中國在這樣的全球化格局中,付出很大的代價,卻沒有相應的得益,而中國要分散外儲風險,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又障礙重重,中國埋怨外國貿易保護主義,外國顧忌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侵入」,顯示缺乏良性的互動。

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經濟格局已由「國退民進」,向「國進民退」轉向,國有經濟成分主導,出現索羅斯所指的國家資本主義強化的特徵。另外,金融危機之後,中國意識到資本流動對貿易和經濟擴張的限制,一方面在人民幣自由兌換前,加大資本項開放;另一方面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側重「國進民退」,可以說是經濟的倒退,不利長遠發展;人民幣國際化則是具建設性的進取,有利同國際融合,但要慎防風險。

一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可望結束,金融秩序重建,不應當是簡單的回復本來面貌,而是需要清除瘀傷,養育新肌。中國從中得失也充滿矛盾衝突。譬如,中國倡導超主權貨幣,參與不同陣營的洽商,綢繆去美元化,但又可能損失自己持有的美元資產。複雜的利益糾纏不容莽撞從事,中國要有穩妥的策略,包容對內轉型內需帶動,對外增進金融話事權,強化國際金融監管的戰略目標。

值得提出的是,國家經濟在金融危機過去後,若強化國家資本主義,強化「國進民退」,在政策選擇上將是錯誤的。強化國家資本主義,無助內地擺脫結構失衡,也無助推動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策略。此外,兩岸大三通水到渠成,港澳亟需融入國家經濟戰略,都會因減少國家資本主義色彩,而變得較為有利。若果如索羅斯所言危機結束了,國際間綢繆重建新的金融秩序,這個時機恰恰也是中國抓緊機遇,調整策略,糾正缺失的良機。

投資要精明 助你成為投資達人
詳情瀏覽on.cc《精明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