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名家講場:迷信美國 日本衰退埋伏線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在金融海嘯沒有受到直接衝擊,關鍵原因是九十年代以來十多年經濟低潮,使日本金融業十分保守。國際化程度一蹶不振,至今還未恢復九十年代初期的水平,結果是沒有像歐盟國家的銀行那樣,一窩蜂地倣效美國的投資銀行去創新金融產品,或追逐利潤,不務正業地搶購美國發出的高風險結構產品。日本銀行和金融業並沒有受到美國金融泡沫穿破帶來的全面牽連損失。損失局限於企業和居民對外投資,以及息差套戥活動的間接損失。

二十年間由盛到衰

但是去年四季度開始,日本經濟卻亦陷入深度衰退中。國際貨幣基金會甚至把日本的經濟復甦,列為發達國家當中的最遲者。○九年經濟衰退會在5%至6%之間。一○年歐美復甦,日本卻還會面對經濟負增長的困難。在20年前日本是全球最具發展動力的經濟體,20年後竟然衰落如此,究竟是甚麼道理呢?

第一條是日本迷信美國,全面受美國的擺布,除日圓匯率驟升驟降外,最嚴重的是九十年代中期金融體制自由化,讓美國予取予攜,並在泡沫穿破金融機構陷入困難時,全面從國際上撤退,變成日本龐大的國內儲蓄盡成美國金融機構的投機資金,以息差套戥活動、高槓桿化地在國際資金市場上興波作浪。

出口過分依賴美國

第二條仍然是迷信美國,把出口集中於美國市場,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之時,日本向中國提供零配部件、機器設備。另外直接向美國出口汽車。經濟低潮期內,日本並沒有像中國那樣調整出口戰略(出口市場多元化和擴大內需,減少出口),還是一味集中於直接、間接出口美國,且以為可與中國形成分工:中國出口低附加值產品,日本出口高附加值產品。美國衰退,日本的高附加值產品首當其衝。

美國在過去20多年全球化,自由金融化底下貧富懸殊加劇,已不復當年全民富裕的發達國家。衰退之下,還要依賴進口,但卻是中國生產的價廉物美基本消費品,不是日本高附加值但又昂貴的高新產品!日本出口在去年下半年以來大跌,也因此,過往日本大量投資的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在缺乏國際(美國) 市場之需求,大部分浪費 (特別是在無以為繼的情況下,以往的投資變成浪費),無法有所回報。結果是投資進一步失去方向,失去需求。

第三條是日本企業看不起中國市場,白白失去了中國消費投資擴張帶來的20多年需求。中國的市場幫助了南韓、台灣的興起,增強了對日本的競爭壓力,甚至使韓台企業在個人電腦、電訊和家電方面超越日本大企業,形成強大的此消彼長的效果。

優勢產業全面崩潰

台灣企業更緊密與大陸企業和市場結合(台灣技術支持大陸山寨產品;北京政府禁用韓國液晶面板,以家電下鄉支援台灣企業)等,日本卻受累於日圓大幅升值。日本的大企業,從新力到東芝等都處於崩析瓦解邊緣。失去美國市場,沒有中國市場來填補,且被韓國、台灣企業憑藉大陸市場的銷售來加強競爭壓力。日本傳統的優勢產業,除汽車外似乎全面崩潰,即使關鍵零部件等高技術產品的發展。

日本這三條大錯白白地把黃金發展機會斷送,今後日本的經濟前景基本上已經模糊不清,沒有方向,沒有任何好景再臨的預期。最關鍵的理由是日本人口急速老化。九九年65歲以上的老人佔日本人口達到25%,已是所有發達國家中最嚴重的,○八年更上升至差不多35%。二是四、五十年代的嬰兒潮會在二○三○年代再使人口大減。今後三、四十年裏,日本人口會減去四、五成,再加上四、五成的65歲以上老化人口比例,日本的社會經濟會劇變。

日本經濟似乎大勢已去,日圓貶值在所難免。只有中國才可用低價生活產品支撐日本民眾生活,和在經濟上維持日本出口和企業盈利。東亞經濟以至世界經濟發展動力,20年左右便從日本轉移至中國。

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 陳文鴻

你認為港股已踏入牛市嗎?
詳情瀏覽on.cc《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