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商界憂財路 拒絕跟隨美反華

正當美國積極拉攏歐洲盟友對抗中國之際,歐洲商界卻呼籲歐盟實行戰略自主,不要跟隨美國的反華指揮棒起舞,將中國企業拒之門外。與此同時,中國領導人日前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視像會議,法國支持達成《中歐投資協定》,德國亦表示,希望協定盡快獲批。

據報道,由近60位歐洲主要跨國公司的CEO和董事長組成的歐洲工業圓桌會議(ERT)日前呼籲,歐盟政界人士抵制「中國資本主義」,但不要像某些追隨美國限制對華商業聯繫的領導人所主張的那樣,將中國企業拒之門外,而是爭取與中國達成更有利的商業條款。

天下熙熙 皆為利來

出現這種情況,一點也不令人驚訝。畢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去年中歐貿易總額超過5,800億歐元,中國首次取代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另據中國歐盟商會發布《2021年商業信心調查》的數據,六成受訪歐洲企業計劃擴大在華業務,較去年上升10個百分點。

事實上,不僅歐洲商界反對與中國脫鈎,曠日持久的對華貿易戰,亦引起美國企業反彈。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行政總裁卡爾霍恩月前就警告,美中貿易問題陷入長期僵局,將令歐洲的競爭對手坐收漁利,促請拜登政府與中國接觸時,將貿易與人權等其他議題分開處理。另一方面,包括Tesla和福特汽車等超過3,500家美國企業,去年就對華關稅入稟控告華府,足以證明貿易戰損人不利己。

這也難怪,商人從來只着眼於利潤的最大化,對華府發動對中國的「新冷戰」,以至美國能否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根本漠不關心。正如愛立信副董事長瓦倫伯格指出,在歐盟和美國的壓力下,中國已開始開放銀行、保險和其他行業,可見對商界來說,對華「施壓」只是爭取中國更多讓利的「敲門磚」。至於「脫鈎」,誰都知道如今的美國根本無法填補中國的市場空缺,哪有商人會做這種虧本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