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仍猖獗 加強打擊減危害

毒品犯罪之危害有目共睹,不僅嚴重摧殘人類身心健康,還會衍生出諸多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及對社會治安、經濟發展等領域構成巨大威脅,是故毒品犯罪一宗也嫌多,加強打擊的神經必須時刻繃緊。

趁着今年的「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國家禁毒委員會與海關總署近日在北京公布最新的緝毒成果,指出自去年6月起展開的「使命」行動至今,全國海關緝私部門合共立案偵辦了800多宗走私毒品案、10多宗走私製毒物品案,繳獲冰毒、海洛英、可卡因、大麻等各類毒品約1.6噸,易製毒化學品逾百噸。公安部則表示,近年總體涉毒案件數量及吸毒人數均大幅下降,禁毒成效明顯,惟從公安部早前公布可見,去年全國繳獲的各類毒品仍有55噸之多,比前一年的65.1噸其實不差多少。

打傘破網 清源斷流

有時候,禁毒成果的公布就像打擊電騙等案件一樣,抓少了會讓人感到不安,抓多了也會讓人不安,就是因為這類犯罪的社會危害極大,總體上又一直處於氾濫猖獗狀態,包括吸毒人口從前年的214.8萬降至去年的180萬,卻不能忽視這個基數仍很龐大;所以禁毒予人的觀感就是年年打擊,年年打不完。而在以西南邊境為主戰場的緝毒戰中,今年上半年又已破獲逾571宗毒品案,拘捕660多名犯人,繳獲逾5.5噸毒品及300多噸製毒物品。

這在最高法院近日公布的去年以來10宗與毒品犯罪有關的典型案例中亦有所體現,譬如被判死刑並已伏法的毒販李奇峰所涉問題,反映出的還是國內毒品主要來自境外,以及雲南仍是「金三角」地區毒品主要的入境滲透點和中轉集散地、境內境外販毒分子勾連等現實。另一名被判死刑的毒販唐志東則被指糾集多人製造大量冰毒,並提供關鍵製毒技術,與前者同屬積犯,社會危害極大,主觀惡性極深,人身危險極大,以致今年以來的毒品犯罪案件重刑率亦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原因就在這裏。

另外數宗典型案例中,則有診所醫務人員向吸毒人員非法出售國家列管精神藥品、利用網絡及物流進行毒品交易、將新型毒品偽裝成飲料銷往娛樂場所,以及存在拒捕、車撞緝毒警的危害公共安全行為,甚至引誘未成年留守女童吸毒、強姦對方,因吸毒致幻殺害親人等罪行。針對國際毒潮的氾濫衝擊和不斷出現的新型毒品,當局決定從下月起將合成大麻素及氟胺酮等18種新精神活性物質進行整類列管,對於遏制非法濫藥應有助益;只是考慮到毒品帶來的這麼多破壞後果,當局在總體禁毒方面勢有許多工作要做,說到底,惟有繼續延伸打擊,打傘破網,清源斷流,直至「天下無毒」,才能真正令民眾、社會不受毒品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