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攜月壤歸來

盛載月球土壤樣本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昨凌晨1時59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着陸,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後,第3個實現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指出,此次任務成功標誌中國具備地月往返能力,為未來月球與行星探索奠定基礎。

嫦娥五號返回器着陸後,陸空搜索隊不足半小時就找到返回器;當地氣溫低至攝氏零下20度,回收人員用暖包及厚棉衣包裹,並首次應用了人工外骨骼輔助,讓人員搬運上百斤設備時,仍能在雪地上行走。按計劃,回收後的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並擇機舉行交接儀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

擬10年內月球建科研站

吳艷華在記者會上指出,此次任務創造了5項中國首次,包括地外天體採樣與封裝、地外天體上點火起飛、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本轉移、攜帶月球樣本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以及建立中國月球樣本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帶回的樣本將作3個目的,一是科學研究、二是用於博物館展示和科普教育、三是供世界各國科學家共享;部分樣本將收藏在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

經國家航天局研究,除將北京中科院天文台作為月球樣本的主要存儲點外,還決定將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的故鄉湖南韶山,作為月球樣本的異地災備點。

吳又提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火星的征程中;嫦娥六號、七號以及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按計劃陸續實施;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展,將按「三步走」規劃,以兩年時間成太空站共計11次發射任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同日接受官媒訪問時指出,中國在2030年前,將在月球南極興建一個科研站基本型,並隨着科研站規模擴大,將在月球蓋房子、開採礦物等,並以月球作跳板,前往更遠的星球。

形似兔子途經 網民雀躍

無巧不成佳話,官媒昨公布搜索隊尋獲返回器的畫面時,網民發現一隻形態似兔子的小動物在旁邊經過,稍作駐足後又悠閒地跑開,令網民戲稱︰「嫦娥帶月兔下凡了!」

此外,加拿大政府前日宣布,已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簽署新協議,將派出一名太空人,參與NASA計劃在2023年再次派員繞月飛行的「月亮女神2號」太空任務。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