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三專家奪醫學諾獎

本年度的諾貝爾獎得主周一起陸續揭盅,醫學獎得主率先出爐。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美國科學家阿爾特(Harvey J. Alter)、萊斯(Charles M. Rice)及英國科學家霍頓(Michael Houghton)因發現丙型肝炎病毒而共同獲得今屆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對治療血源性肝炎的貢獻。

評審委員會表示,阿爾特、萊斯、霍頓的研究發現丙型肝炎病毒,此前醫學界雖然已辨識到甲型肝炎及乙型肝炎,但仍未能解釋大部分的血源性肝炎個案。隨着發現丙型肝炎病毒,科學家發展出新的血液測試及設備,揭示之前無法解釋的慢性肝炎成因,拯救全球數百萬人的性命。

編整DNA 印證輸血感染

科學界早於一九四○年代發現甲型肝炎病毒,至一九六○年代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布林柏格(Baruch Blumberg)發現了乙型肝炎病毒,引領了診斷測試及疫苗研發的工作,不過仍然無法解釋部分肝炎病例。當時於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IH)任職的阿爾特在研究過程發現,部分肝炎病例可能是由一種不明病原體引起,而且病人的血液會傳染肝炎給猩猩,相信不明病原體有病毒的特徵,阿爾特稱之為「非甲型、非乙型肝炎」。

醫學界致力辨識這種不明新型病毒,霍頓在藥廠Chiron任職時專注找出病毒的基因排序,從受感染猩猩血液發現的核酸編整出DNA片段,並以複製基因技術成功從患者的血清發現一種屬於黃病毒科的新型核糖核酸病毒,即是現時所知的「丙型肝炎病毒」。

發現丙型肝炎病毒後仍有謎團未解開,就是「這種病毒能否單獨引致肝炎?」,關鍵在於病毒能否複製及引致肝炎。萊斯的團隊透過基因編輯製造出丙型肝炎的核糖核酸病毒變種,並注射到猩猩的肝臟,發現猩猩的血液帶有病毒,而且出現與人類患丙型肝炎一樣的病理改變,印證單是透過丙型肝炎病毒都可導致輸血傳染。

解開肝炎病因 拯救數百萬人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聲明中表示:「發現丙型肝炎病毒揭開導致慢性肝炎病例的餘下原因,令血液檢測和研究新藥變得可能,挽救數百萬人性命。」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