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拜交鋒無驚喜 電視辯論已過時

美國大選首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於當地時間周二晚登場,現任總統特朗普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同場交鋒,結果一如所料,「辯論」淪為「吵架」,特別是特朗普,多次打斷對方的發言,堂堂全球最強國選領導人,居然演變為菜市場罵街,難怪在辯論直播期間,網民回應傾向負面,有人更嘲諷二人似孩子吵架。

在資訊科技異常發達的今天,不少意見認為電視辯論這種形式已經過時。上世紀六十年代,電視廣播還是新生事物,選民正好透過電視了解候選人的臨場反應。一九六○年美國大選首次引入電視辯論,當時副總統尼克遜代表共和黨出選,跟民主黨的政治新星約翰‧甘迺迪對壘,尼克遜挾較高的全國知名度,本來行情較為看漲,但就在首次辯論上,當時尼克遜剛病愈出院,連鬍子也沒刮乾淨,加上錄影期間頻頻拿出手帕抹汗,被年輕英俊的甘迺迪比下去,亦令選民轉為支持甘迺迪。

吵鬧有餘 訊息欠奉

儘管電視媒介以畫面為主,選民未必有耐性了解候選人政策細節,但政客的一舉手一投足,卻令選民留下牢不可破的印象,而這往往對處於相對「弱勢」的候選人有利。當年老布殊爭取連任,對手是政壇新人克林頓,但在辯論期間,老布殊被拍到在對手發言時,經常低頭看錶,狀甚不耐煩,令選民留下惡劣印象,亦令克林頓獲得不少同情分。再到小布殊對戈爾,明明後者辯論表現遠勝,但偏偏在小布殊發言時,戈爾不是翻白眼就是連連嘆氣,這份高高在上的作派,令不少選民轉向更「親民」的小布殊。

然而,這些起碼是二十年前的事。如今在台上的兩名候選人,大家對他們的性格乃至背景知根知底,特別是特朗普,無日無之的社交媒體貼文,人們早對他熟悉不過。除非特氏在台上跟對手來個「深情擁抱」、呼籲「團結救國」,否則咄咄逼人只是其「本色演出」,根本無任何驚喜可言。退一萬步說,特、拜辯論連類似列根的「你們比四年前過得好嗎」一類「金句」也欠奉,試問這樣的辯論,除了讓選民湊熱鬧「吃花生」外,還有甚麼存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