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烏門再爆新料 拜登嫌疑難洗清

通烏醜聞不斷延燒,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應對策略主要有兩條,一是將之描繪為民主黨人策動的「政變」;二是證明前副總統拜登在任時確實濫用職權,協助兒子免被烏國當局調查。

美國媒體日前披露,當年負責調查拜登之子亨特受僱的天然氣公司、烏克蘭前檢察總長紹金,今年初曾跟特朗普的私人律師朱利安尼會談,席間爆出在一五年六、七月間,時任美國駐烏大使皮亞特曾力阻他繼續對該天然氣公司的調查。紹金還提到,他曾被前總統波羅申科召見,獲告知對天然氣公司的調查「對拜登父子不利」;波羅申科甚至直接告訴他,正是由於他的調查,導致美方暫停發放十億美元援助金。事實上,此前亦有報道指拜登曾將紹金的去留與援款掛鈎。

大選兩黨變數多

諷刺的是,這邊廂特朗普對「吹哨人」進行人格謀殺,那邊廂拜登陣營則強調紹金貪腐醜聞纏身,才會要求基輔當局把他解職。問題是,到底拜登是否知道兒子在烏克蘭的勾當,本身就存在爭議。拜登一直強調,他們父子間從來沒有就此進行溝通,然而亨特受訪時卻給出不同版本,指父親曾向他表示「你知道自己在幹甚麼」。

再退一步說,即使紹金確實有貪腐問題,按說也犯不着由美國副總統「親自過問」;又如果「目的正確」就可干預別國司法制度的邏輯成立,為甚麼特朗普不可以要求烏克蘭當局協助調查拜登父子?這不是雙重標準又是甚麼?

紹金的指控僅屬一面之詞,但不管是真是假,卻肯定為明年大選帶來變數。可以看到,民主黨人對特氏的通烏醜聞窮追猛打,目的路人皆見:將特氏描繪成通敵賣國的「大罪人」。初步觀察,認同對總統展開彈劾的民眾有上升趨勢,證明這步棋走得成功。共和黨發生內訌,換將出選明年大選是最好的結果,不管是副總統彭斯抑或其他人,臨危受命匆匆上,怎及得上在初選身經百戰的民主黨諸將?至於民主黨內部,想取拜登而代之者大有人在,故出現現在這種罵特朗普者眾、撐拜登者稀的局面,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