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嬋娥成功奮鬥史

【本報綜合報道】在香港出生、屬自由黨的廖嬋娥年幼時在港生活,家境清貧,一九八○年代獲香港政府獎學金遠赴澳洲留學,成為第一代移民,在當地出人頭地。

夫出軌拖10年終離婚

廖嬋娥自幼家境清貧,有六兄弟姊妹,父母於一九六○年代從中國移居香港。她十二歲開始做暑期工,其後考入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並於一九八五年獲香港政府獎學金,到墨爾本進修語言治療,一邊讀書一邊打三份工賺錢,畢業後成為語言治療師,亦曾開過餐館和公司。她結過婚,但發現丈夫出軌後拖拉十年才決定離婚,她育有一子一女,分別就讀名校美國哈佛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

廖嬋娥一直活躍於當地的華人社區,成為華人社區領袖。她的生活經歷令她推崇自由黨的減稅政策,於二○○三年入黨,希望國會有更多華人聲音,又曾任維多利亞省省長的特別助理,協助處理有關華人的事務。

曾發表恐同言論捱轟

不過,她曾發表過極具爭議的恐同言論,指中國人來到澳洲,是因為想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環境,而澳洲不應被同性戀、變性者摧毀,他們不喜歡「全部這些垃圾」(all of this rubbish)。輿論猛烈批評廖嬋娥不尊重性小眾。她回應指只是引述華人社區意見,並不代表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