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訪問巴格達 伊朗與美別苗頭

伊朗總統魯哈尼日前抵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展開為期三天的首次官式訪問。魯哈尼在美國高壓制裁伊朗的情況下出訪伊拉克,一般相信是要拉攏巴格達,打破華府的外交封鎖。魯氏在出行前便特別提到,美國人向伊拉克投下的炸彈,敍利亞民眾及其他國家也在受苦,暗示包括伊拉克在內的廣大中東地區應團結起來反美,可說是今次訪問行程的最佳定調。

伊拉克跟伊朗同為什葉派回教徒佔主導的國家,在兩伊戰爭結束、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倒台後,兩國關係日益密切,特別是一四年伊拉克北部飽受回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侵擾,伊朗不失時機伸出援手,直至去年,強硬反美及反以色列的回教什葉派教士薩德爾領導的「邁向改革聯盟」勝出,擊敗親美的總理阿巴迪,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力一度達到高峰。

能源出口解財困

華府的高壓制裁令德黑蘭經濟大吃苦頭,目前伊朗國內已出現要求魯哈尼下台的聲音,魯氏將鄰國伊拉克當作突破口,可謂順理成章。伊朗是伊拉克天然氣以至電力的主要供應國,其中電力供應更超過四成,去年伊拉克多地發生民眾抗議電力不足的示威,伊朗、伊拉克正好各取所需。事實上,就連美國也不得不承認伊拉克對伊朗自然能源依賴的現實,一再延長伊拉克進口伊朗電力和天然氣的豁免限期。有趣的是,華府的制裁令伊朗的貨幣里亞爾嚴重貶值,間接增加伊朗商品出口伊拉克的競爭力(伊朗去年向伊拉克出口約九十億美元農業及建材產品)。

除了經濟,伊拉克在戰略位置上亦對伊朗至關重要,德黑蘭正尋求開拓一條通往地中海的走廊,除了敍利亞和黎巴嫩,伊拉克亦是必不可少的構成部分。

面對伊朗人「挖牆腳」,華府肯定不樂意,問題是美國人在伊拉克扶植的政客能力太不濟,不得民心。不是應對庫爾德分離勢力不力,就是反恐軟弱無力;特別是美國在敍利亞大力支持庫族,結果授土耳其以柄,干預伊拉克內政,伊拉克不少人早對美國窩了一肚子火,巴格達為何跟伊朗愈走愈近,美國人應反躬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