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閂水喉 聯合國舉步維艱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退群」成為外交最常見的關鍵詞,而即使美國留在國際組織,往往也是破壞多於建設。隨着特朗普宣布美國將減少對聯合國維和工作的承擔,留下二億二千萬美元的經費缺口,各成員國日前開會討論「填氹」無果,資金短缺情況將再持續三年。

特朗普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對美國在二戰後主導創立的國際組織框架不屑一顧,他曾形容聯合國是「一群人聚集聊天及歡度光陰」的去處,今年九月在聯合國大會發言時更表明,美國今後將不會支付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的聯合國維和預算。按照機制,各成員國根據本身財力和國際地位分攤維護世界和平的開支,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國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理應承擔最大份額。

拖欠會費 聲大夾惡

特朗普政府「閂水喉」早有先兆。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日前闡述華府對非洲的新政策,宣稱美國將不會再支持「沒有成果且無法問責」的聯合國維和行動。事實上,此前美國拒絕增加對中非維和任務的資金投入,並揚言考慮終止對剛果民主共和國維和任務的資助。

當然,相對於美國拖欠的會費,「區區」二億多美元只是小菜一碟。早前有報道稱,近八十個國家拖欠聯合國會費,導致後者出現數十年來最嚴重財政赤字,其中美國儼然「帶頭大哥」,單是去年拖欠會費就達九億美元,更曾創出被連續三任秘書長討債的紀錄。按照聯合國規定,任何成員國只要拖欠會費不超過兩年金額,即不會受到被褫奪投票權的處分,等於變相鼓勵山姆大叔「有拖冇欠」。

最離譜的是,美國一方面拖欠會費,另一方面卻大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一套,最經典者莫過於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莉公開批評聯合國各組織及成員國長期以來「佔美國便宜」,拿美援卻沒有給予華府「應有的支持」,甚至威脅要對那些有「不良投票紀錄」的國家實施制裁。黑莉卸任在即,有報道指她跟記者「真情對話」,呼籲美國應考慮是否繼續留在聯合國,惡人先告狀,莫此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