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媒日前報道,回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領袖巴格達迪仍然在生,並計劃以學童為IS注入新血,希望向下一代貫輸建立「哈里發國」的理念。巴格達迪向來神龍見首不見尾,去年多次傳出其死訊,但始終未能得到證實。儘管IS在美國和俄羅斯夾擊下,在敍利亞遭到重創,但仍有一定破壞力。當地人權組織上月宣稱,IS在東部邊遠地區發起多宗恐襲,導致最少十九名親政府士兵遇難。
諷刺的是,IS在敍「死而不僵」,恰恰是大國最樂見的結果。美、俄當局均曾表示,為了防止恐怖分子捲土重來,必須繼續保持在敍國的軍事存在,IS儼然成為大國繼續在敍利亞角力的唯一「合法理由」,IS在當地發動恐襲,正是西方大國「自我實現的預言」。
最讓西方頭疼的是,不管巴格達迪是生是死,被其「感召」的恐怖襲擊在歐洲各地卻是沒完沒了,其中法國更是重災區。巴黎歌劇院日前有車臣裔刀手襲擊途人,造成一死多人受傷,IS之後發放片段,指刀手曾宣誓效忠巴格達迪,並呼籲在歐洲的回教徒發動攻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年「恐怖大亨」拉登被美國特種部隊擊斃,阿蓋德組織不僅沒有被掃進歷史垃圾堆,反而在也門、利比亞及敍利亞等地「開枝散葉」,其中一個分支正是巴格達迪領導的IS。實踐證明,打倒極端組織領袖容易,從根本上遏制恐怖主義卻千難萬難。今時今日科技進步,發動恐襲的「門檻」前所未有的低,毋須再像當年「九一一」那樣,要靠阿蓋德那樣嚴密的組織幕後策劃。不時傳出有歐洲回教移民後代前赴敍利亞接受IS訓練,與其說是獲取策動恐襲的技巧,不如說是堅定其與西方文化玉石俱焚的信念。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恐怖襲擊之所以禁之不絕,歸根究柢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中東搞風搞雨,挑動回教世界內部矛盾,加上近年排外民粹思想在西方國家大行其道,當地回教社群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更成為極端組織源源不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