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朝領導人峰會將於下月十二日於新加坡舉行。關於峰會的地點,起初傳出包括板門店非軍事區,以至蒙古、瑞士等地,新加坡最終雀屏中選,無疑是美朝雙方多番博弈的結果。
特朗普起初屬意在板門店舉行「特金會」,隨後改變主意。不難理解,對於金正恩來說,板門店等於「半個主場」,特朗普自然不甘心「移磡就船」,氣勢上先輸了一截。況且整個「特金會」得以成局,南韓總統文在寅居中穿針引線,出力不小,特朗普拒絕親赴朝鮮半島出席峰會,等於向外界發出政治信號,大局仍然由他來掌控。
新加坡之所以被雙方接受,主要是因為新加坡在政治上中立,且是少數與北韓有邦交的國家,在後勤及通訊等配套方面,符合北韓的需求;二來新加坡距北韓較近,金正恩出行比較方便。當然,新加坡舉辦類似雙邊峰會的經驗豐富,無論會場設施及接待等軟硬件均熟門熟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表面看來,金正恩峰會地點上向美國作出讓步,實際上其獲得的「裏子」並不少。金正恩掌權七載,向來予人行蹤神秘之感,直到最近才兩次訪問中國,才讓國際社會改觀,今次金正恩大大方方遠赴新加坡開會,正好對外營造北韓「正常大國領袖」的形象。事實上,單是金正恩「搭飛機」這一動作,本身已值得記上一筆。外傳金氏王朝領導人出於安全考慮,鮮少乘搭飛機外訪,金正恩日前乘搭飛機赴大連,已是一個突破,今次與「長期敵人」會晤,更是對外展現「大國自信」。從這個角度看,北韓官媒發表元首專機內部設計的照片,肯定不是出於偶然。
撇開峰會的成效,「特金會」已為金正恩贏得不少政治分數。且不說跟美國領導人平起平坐談判,完成父、祖數十年來未能完成的任務,北韓口說有意棄核,卻頻頻以「核俱樂部成員」身份自居,如果可以藉峰會在國際社會造成既定事實,讓美國默認北韓擁核的地位,金正恩無疑是大獲全勝,即使做不到這一點,以拖待變,先紓緩一下國際制裁的壓力,也肯定是得大於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