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劍拔弩張 全球經濟恐當殃

美國總統特朗普大筆一揮,中美貿易戰拉開戰幔,從而引發全球恐慌情緒,歐亞股市首當其衝全線下挫。本次對壘結局如何尚未可知,正所謂輸人不輸陣,當事雙方皆振振有詞表明立場,以圖達到先聲奪人之效。

對於發起本次貿易戰,特朗普似乎信心滿滿,他早前表示,「貿易戰是好的,而且很容易贏得勝利」。在特朗普看來,只要不再和貿易逆差巨大的國家進行貿易就能贏回來,於是這位自信的總統很快就簽署了行政備忘錄,決定對約六百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並對中資投資美國設限,隨後又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指中國涉違反知識產權規定,要求與中方磋商。

事情若真能這麼簡單倒也不錯。面對步步進逼的特朗普,中方亦針鋒相對,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表示,中方絕不會屈從於任何威脅強迫與恐嚇,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反擊;中國外交部則以「來而不往非禮也」作回應,指中方將奉陪到底;中國商務部更推出反制措施,將對約三十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據指這只是第一步,後續方案將視事態發展適時調整。

連鎖破壞 陸續呈現

中美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勢,以致全球經濟不明朗因素倍增,可能產生的連鎖破壞或將陸續呈現。事實上,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美中兩國一旦爆發大規模貿易戰,最先遭受衝擊的固然是雙方自身,全世界亦將當殃,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各方早已綑綁在一起,牽一髮動全身,誰也無法置身事外。

從目前情況來看,下一步中國針對美國徵稅的項目將集中在水果、肉類及無縫鋼管、回收鋁等低端產品上;美國對中國徵稅的領域則包括航空產品、高鐵裝備、新能源汽車、新一代訊息技術等方面。若論反制措施,相信雙方都不乏選擇,比如中方大可以對美國的農副產品下手,須知美國每年有逾六成的大豆、兩成的豬肉銷往中國,其他如高粱、玉米、牛肉等的對華銷售量都佔了相當分量,美國農民勢必損失慘重。反之亦然,美國可以對中國高端科技的輸出及引入採取定點打擊,尤其是中國的強國戰略「中國製造二○二五」。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不論身處貿易戰的哪一方,不管對高端或低端產業實施制裁,都必然會招致對方的報復,從而陷入無休止的惡性競爭,最終或導致自身通脹加劇,令國家經濟走向崩潰,進而引發全球骨牌效應。

事實上,過往中美兩國的貿易衝突多是以談判收場,最多也就是局部摩擦,還不曾升級到真正全面的貿易戰。種種迹象表明,本次貿易戰或會如往常一樣有驚無險,唯一不確定的因素或是來自特朗普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