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圍堵護領海 核動航母勢必行

為期兩日的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廿三次聯合工作組會落幕,中國與東盟十國代表料將就深化海上務實合作、增進互信以及「南海行為準則」等事宜達成多項共識,為進一步穩定南海局勢、和平解決南海爭議踏出關鍵一步。

然而,對於打着「南海航行自由」旗號、一心想攪局的美國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以致中國農曆新年還沒過完,美國的卡爾文森號航母就已高調闖入中國南海爭議海域,製造緊張氣氛,一方面給本次會議施壓,一方面向其盟友炫耀美國的軍事存在。

事實上,美國軍艦頻繁闖入中國周邊爭議海域已不是甚麼新鮮事,「自由航行」本就是其圍堵中國的手段之一,若能鼓動更多南海周邊國家一起搞事,自然再理想不過。好在中國與東盟各國關於「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已持續多年,並取得積極進展,尤其是近期南海總體局勢趨緩,大的爭拗衝突已不多見。如此美國在南海的實際影響力勢必被削弱,圍堵中國的計劃亦必大打折扣。

除了譴責 別無他法

但美國始終是當今世界第一軍事大國,對中國的圍堵政策不會輕易改變,美國近期除了積極拉攏南亞各國,不斷推進軍事擴張,且有意將「南海航行自由」常態化。中國雖說在南海不停造島礁建船塢,但除了一次次譴責之外別無他法,現實就是美國軍艦總能來去自由,中國基本上無法有效阻止。

毋庸置疑,一切最終都靠實力說話。美國之所以能稱霸全球數十年,靠的就是其強大的軍事實力,而其具壓倒性優勢的航母編隊,更是美國實施「自由航行」的絕對保障。目前全球共有十二艘核動力航母,而美國一家就獨佔十一艘,剩下法國那艘戴高樂號「先天不全」,基本不能用。在此背景之下,中國最近披露欲建首艘核動力航母的消息,無疑令國人相當振奮。

一般認為,中國目前已知的常規動力航母有兩艘,一艘是從烏克蘭買回來的遼寧號,尚不具備實戰能力;第二艘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並即將海試,但只是遼寧號升級版,無甚新意;外間傳言第三艘航母或已在上海開建,估計仍沿用常規動力。根據此次最新披露,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核動力航母將於二○二五年走向深藍遠海,有人大膽推斷,中國第四艘航母或亦開始動工。

核動力航母具有「無限續航」能力,如同永不沉沒的軍事基地,既擺脫普通航母頻密補給之羈絆,又可通達四海,盡展軍事威力。抗衡美國固然是形勢所需,東盟各國亦非完全齊心,保家衞國始終還得靠自己,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海外利益早已全面覆蓋,無論從戰略還是經濟角度考慮,擁有自己的核動力航母編隊已是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