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鎖瓊州大塞車 豈止交通缺配套

春節期間,一場罕見的大霧令瓊州海峽交通大癱瘓,適逢旅客返程高峰,連日來海南省海口市三個港口因持續封航,造成逾萬輛汽車、數萬人滯留的壯觀場面。久困之下難免人心浮躁,旅客中一些不文明、不理智的行為偶有發生。

面對交通大癱瘓,海南省政府聯同海口市多個部門不得不採取紓困行動,組織志願者及熱心民眾沿途向旅客派發餐飲物資等生活所需,表面上一幅守望相助的美麗畫面,卻隨着「車輛集體鳴笛」、「沿途亂扔垃圾」、「潑粥」等事件陸續曝光,點燃了海南人與滯留旅客之間的矛盾,進而引發全民關於「公民道德質素」的大討論。

忍飢捱餓 大排長龍

關於國人出遊發生的種種劣行常常見諸報端網絡,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冷靜想想,今次事件或有值得反思之處,未必能完全怪責到旅客身上。比如潑粥風波,當事人被困渡口多時本已感到不快,再要大排長龍等待派發早餐,最終還只能拿到一份食物,如何能填飽一家四口的轆轆飢腸?

據悉,在這次塞車事件中,不少旅客被困長達二、三十小時甚至更久,當中不乏老弱婦孺,志願者固然可敬,但排隊者一人只獲派一份食物,這種安排又是否完全合理?有志願者說,物資有限,怕一人多領會出現浪費,無法保障更多的人領取。只是這樣的解釋一來太過誅心,二來不應以物資不足作藉口,既然一早預測將有大霧,就該料到接下來會封航、交通癱瘓、大批旅客滯留及各方面的需要,如此簡單的推論政府豈有不明之理,但偏偏沒有提前做好準備,豈不怪哉?

海南省作為全國旅遊熱點之一,自駕遊人數更是逐年遞增,惟因至今仍無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連通內陸,只能靠渡船接送,耗時費力,交通壓力可想而知。然而在利益的驅動之下,當地政府一邊大力推動自駕遊項目,一邊又缺乏足夠的相應配套設施,由此衍生出來的一眾問題,儼然已呈尾大不掉之勢。

事實上,就算沒遇上大霧天,海南的交通擁擠情況也長期存在,理應一早未雨綢繆。出門遊玩本應是開開心心的事,沒人想塞上幾十個小時的車去領一碗粥,幫家人代領又有何不妥?幾萬人困在路上,結果當局只準備了那麼點食物,根本不夠分,於情於理都說不通。最可笑的是,省裏市裏的領導爭相去到現場,卻不解決實際問題,無非是為了拍照、上電視而已。

平情而論,旅客身心俱疲之下或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發洩一下心情不足為奇,但文明出行、遵守公德、守望相助亦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本次大塞車暴露了很多問題,國人的文明質素及政府的服務水平、救急能力,都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