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貪巨腐知多少 扶貧腐敗何時了

內地近期就扶貧領域掀起一股反腐風暴,一大批縣級以下蛀蟲、吸血蟲被查處。這些基層官員與百姓最接近,與民生最密切,他們為非作歹,對中共形象影響最直接。習近平要實現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從未有過的脫貧大業,必須斬斷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

河北日前免除張家口市兩名因扶貧不作為、亂作為的縣委書記,令各界一片嘩然。在中共執政史上,因為扶貧問題免掉縣委書記還沒有先例,今次當局痛下決心,讓各方看到扶貧攻堅並不是一句空話套話。事實上,中國扶貧三十多年,整個領域黑幕重重,原本是一項惠民生的德政,居然被各級貪官搞成失民心的敗政。

弄虛作假 鵲巢鳩佔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早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時提到,被審計的各縣共剔除和清退不符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十萬一千多人,重新識別補錄貧困人口九萬五千多人。大量的扶貧資金被並不貧困的人鵲巢鳩佔,貧困家庭嗷嗷待哺卻收不到扶貧款。虛假貧困戶不僅影響社會的公平與和諧,甚至可能引發社會對國家扶貧政策的誤解。

其實,假貧困戶被建檔立卡,意味着扶貧造假。很多地方將脫貧工作會議化,將扶貧績效考核表格化,還有的地方玩數字遊戲,扶貧資金「層層把關」變成了「層層放水」。近年來,扶貧領域腐敗造假頻現,虛列項目、編造資料、虛報人數、冒用他人名義……本該是困難民眾救命錢的扶貧資金,變成了某些人的天鵝肉、搖錢樹,吃得上要吃,吃不上創造條件也要吃。

扶貧資金、惠民資金被「動手腳」,說明在扶貧資金運用及監管上存在制度缺陷,譬如假貧困戶的建檔立卡,就涉及貧困人群的身份識別和認定,貧困標準如何定,誰說了算,是否經過村民討論,訊息是否公開;有了制度後,是不折不扣執行還是走過場,無不關涉扶貧資金運用的公平公正。

近年來,中國的扶貧已從粗放扶貧全面轉向精準扶貧,所謂精準扶貧,就是要把每一分錢花在最急需的地方。而腐敗與造假造成了大量扶貧資金的損失浪費,所以,不斬斷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扶貧就難言精準。

習近平上台後,將扶貧攻堅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議事日程全力推動,以實現「共同富裕」這一偉業,但地方官員並沒有從這個政治高度去思考這項工作,還是按照以往的節奏去部署,最後自然離題萬里,與最高領導人的要求有很大的距離。在現行官本位體制下,當局只有牢牢地掌握住官員這個渠道,通過恩威並施的方式統一思想,讓各級官員動起來,才能將扶貧工作做實做細,也讓惠民政策真正變成百姓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