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機成癮或列精神病

打機成癮問題近年備受醫學界關注,不少家長都擔心子女的健康受影響。世界衞生組織(WHO)計劃將於明年發表的第十一版診斷手冊「國際疾病分類」(ICD)中,首度加入「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意味打機成癮或將正式成為精神健康疾病的一種。

ICD對上一次更新已是一九九○年,世衞監察電子遊戲長達十年後,決定將部分過度沉迷的玩家視為有精神健康問題。根據草案,遊戲障礙是一種持續及反覆的行為,範圍包括網絡或單機遊戲,以及數碼和電子遊戲;而有關行為已難以控制,甚至在知悉遊戲行為會帶來負面影響或不適仍繼續,並將遊戲置於其餘生活興趣(life interests)之上,便有機會患上遊戲障礙,但確診則需要持續有關行為長達一年或以上。

適度玩樂 世衞稱並無問題

據了解,一旦遊戲障礙正式納入診斷手冊內,即意味成為醫生、保險公司及其他醫護人員所確認的一種精神疾病。而不少玩家都會長時間坐在遊戲機前,導致缺乏睡眠,以及減少身體活動和曬太陽的機會,同樣對生理健康造成影響。

世衞心理健康及藥物濫用部門成員波茲尼亞克(Vladimir Poznyak)指,醫學專家需要意識到,打機成癮可對健康造成嚴重後果,他說:「多數電子遊戲玩家並無問題,正如喜歡飲酒的人亦不一定會酒精成癮。但在特定情況下,過度打機會導致不良影響。」世衞又強調,遊戲障礙遠較電子遊戲障礙的定義廣泛。

手機遊戲出現 令情況惡化

精神專家指,打機成癮主要分為「網上遊戲」及「單機遊戲」兩種,其中網上遊戲較為容易成癮,因該款遊戲通常需要長時間專注及與其他玩者交流。有臨床心理學家更指,手機遊戲出現後令情況更為惡劣。美國精神醫學會數年前曾列出九項「網絡遊戲障礙」的標準徵狀,包括焦慮及反社會行為。

網民意見不一 部分斥多餘

網民對世衞的計劃持不同的意見,部分網民認為,打機成癮的確會影響到青少年的腦部發育,繼而影響心智健康。但亦有網民認為世衞多此一舉,指報告中未有詳細列明,達到甚麼條件之下才算患上心理病,強調只要懂得節制,已經不算心理疾病。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