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哈尼示好沙特 爭奪道義制高點

中東局勢風雲變幻,近日伊朗總統魯哈尼突然表態,願意與沙特阿拉伯恢復正常外交關係,但附加兩個先決條件,一是沙特停止在也門的轟炸行為,二是停止「向以色列卑躬屈膝」。這是自去年一月「尼米爾事件」以來,兩國關係出現的一個轉機,但這對互掐了數百年的老冤家,真的會出現和好迹象嗎?魯哈尼主動示好的笑臉背後,恐怕別有用心,中東上空的陰雲密布仍將持續。

伊朗與沙特的爭鬥由來已久,可謂源遠流長,這不僅是什葉派與遜尼派的矛盾,也是波斯民族與阿拉伯民族的宿怨。從爭奪先知穆罕默德繼承人的合法地位開始,佔優勢統治地位的遜尼派就看什葉派不順眼,既政治打壓,又大肆屠戮,兩者的爭鬥史充滿腥風血雨。而波斯民族也自恃自身文明的優越,對偏居沙漠一隅的阿拉伯民族嗤之以鼻,雙方互相提防,互不買帳。

美退俄進 中東趨勢

近代以來,特別是阿拉伯之春、中東巨變之後,中東原有的政治生態被打破,宗教矛盾日益突出,海灣地區逐漸變成伊朗和沙特之爭,都想成為中東霸主,以及他們的幕後代理人俄羅斯與美國的博弈,都想在中東多分一杯羹。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美國對伊拉克與阿富汗發動戰爭,卻幫伊朗掃清了敵人,擴大什葉派統治的區域。而在敍利亞問題上,遜尼派國家也沒有佔到上風。從目前來看,「美退俄進」是中東地區的趨勢,再加上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更是引發中東震盪,將自己的盟友沙特陷於尷尬境地。就算伊朗與沙特主動和好,他們背後的主子也不會答應,繼續槓下去是兩國的外交主題。

但鬥要鬥得有藝術,魯哈尼示好沙特,相當於把球踢給對方,爭奪道義制高點。俗話說,勇者相逢智者勝,誰佔領道德高地,誰就佔據鬥爭主導地位。伊朗柔中有硬,出手的分寸火候都很講究,相比之下,沙特新王儲年輕氣盛,一味蠻幹,在政治技巧方面還差得很遠。若沒有美國和以色列的支持,從長遠來看,沙特前景堪憂,無法與伊朗爭雄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