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澳印外長會 華府難攏盟友心

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四國外交部門的官員日前在越南峴港進行會議,這是美國提出「四邊關係」以來四國首次進行相關溝通。本次會議並沒有發布正式的聯合公報、聲明或新聞稿,而是以各自公布的形式對外發布消息,這說明今次會議並沒有取得統一的成果,只能老調重談,各取所需。

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稱,「自由和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具體內涵分為四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在地區內支持「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其中包括保障航行與飛行自由、尊重國際法及和平解決爭端等;其二,加強地區互聯互通程度,前提是「符合國際法與國際標準」,並且基於「審慎的融資」;其三,加強反恐和海洋安全合作;其四,加強在壓制核擴散領域的合作。

這四方面的內容與當年奧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頗有相似之處。比如保障航行與飛行自由,針對的是中國南海化礁為島以及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再比如互聯互通要「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標準」,就是針對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從某種意義上說,美日澳印四國新機制表面上是為打造一個更加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實際上還是針對中國,但這些只是泛泛而談的口號,沒有行動綱領。

擔心淪為美炮灰

問題是,這個新機制由誰來挑頭,又由誰來出錢呢?顯然美日澳印四方並沒有達成共識。在美國看來,由日澳印三國衝在前頭,華盛頓在背後坐鎮撐腰,然後大賣武器,大發橫財;但日澳印三國則希望美國直接出面與中國拗手瓜,他們在旁吶喊助威,左右逢源。正是四國各懷鬼胎,所以初次會議連聯合聲明都無法達成一致。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美國對盟國的號召力已大不如前,無法像以往那樣如臂使指地指揮盟國。這些盟國面對走向孤立主義及日漸衰弱的美國,開始離心離德,尋找更好的出路。尤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喊出「美國優先」的口號,讓盟友更是心寒,擔心淪為炮灰。德國首相默克爾甚至喊出美國已靠不住,歐盟要自強,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