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維市解放易 恐怖主義剷除難

日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現身菲國南部城市馬拉維,在大雨中激昂地宣布馬拉維市已經從恐怖分子手中解放,並且宣布進行重建。然而,在人們歡呼聲的背後,卻傳來零星的槍炮聲,似乎預示着反恐之路依然崎嶇,恐怖主義的陰霾仍籠罩着棉蘭老島。

雖然恐怖組織「阿布沙耶夫」領袖哈皮隆和「穆特組織」頭目穆特被擊斃,「伊斯蘭國」(IS)失去了在東南亞的代理人,但菲國要徹底剷除南部島嶼的恐怖勢力還是困難重重。

宗教歧異 鞭長莫及

究其原因,首當其衝的是菲國錯綜複雜的民族與宗教問題。早在十三世紀末,伊斯蘭教傳播到蘇祿島並出現大量信徒,他們經歷過殖民者的衝突與戰後菲國政府軍的鐵腕打壓。這些穆斯林的後裔摩洛人長期以來保持着自身文化與宗教上的獨立性,被菲律賓主流社會所排斥,政治上被邊緣化,經濟上被打壓,財產被沒收,因此衍生了「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及阿布沙耶夫、穆特等聖戰組織,頻頻發動恐襲和暗殺行動。國內蔓延着嚴重的宗教歧視與強烈的民族分離情緒,加上境外伊斯蘭組織向東南亞的不斷滲透,給恐怖組織提供了滋長的土壤。只要民族與宗教仇恨一天不消除,就會不斷有新的恐怖分子冒出來,極端組織也正利用這一點不斷生事。

其次是菲國孱弱的經濟。歷屆總統的貪腐加劇了經濟的滑坡,絕大多數民眾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國內各個島嶼間差距明顯,棉蘭老島的民眾更是苦不堪言。長期貧窮且看不到希望的年輕人,很容易受到極端組織的蠱惑,加入聖戰組織,成為恐怖分子,從而將自己對社會的仇恨發洩出來,加劇社會動盪,造成惡性循環。

此外,菲國政府對邊境控制的不力也給恐怖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現在的菲律賓是恐怖主義的重災區,國內戰亂不斷,眾多的島嶼及海岸線、密布的高山叢林和熱帶地理環境,皆成為恐怖分子趨之若鶩的處所。政府軍受制於經濟的拮据,武備薄弱落後,根本無法應付恐襲,這解釋了恐怖組織在當地何以持續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