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右翼成功竄起 德政壇響起警鐘

四年一度的德國議會大選塵埃落定,德國戰後第十九屆議會誕生。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雖保住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但得票率遠遠低於預期。反觀四年前才成立的極右翼政黨「另類選擇黨」,在反歐盟、反歐元、反移民、反伊斯蘭化的民粹浪潮中,成功竄起,成為戰後第一個進入聯邦議院的極右黨派,並以百分之十三的得票率一舉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另類選擇黨的成功,可以說是本次德國大選爆出的最大冷門,也說明德國極右翼思潮捲土重來,這對德國政壇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自二戰結束之後,極右翼勢力在德國政壇很難生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納粹當年給德國帶來的災難使右翼思潮和勢力臭名昭著,民眾中即使還有保守思想和民族情意結,也在二戰後的長期壓抑中難以抬頭,更不用說形成政治力量了。

民粹之火伺機蔓延

第二是德國歷屆政府對納粹殘餘的清算以及現代媒體的自由化影響,使右翼思潮成為德國政壇的禁忌,而包容共存、民主自由的「政治正確」大行其道,「民族」、「傳統」很容易被扣上極右民粹和新納粹的帽子,無法在社會上廣泛傳播並得到認同。

但今次另類選擇黨成為國會第三大黨,使各方認識到德國民眾心中的民粹之火並沒有徹底熄滅,一旦有條件便會迅速蔓延。事實上,德國極右翼也根據變化的情況不斷進行調整,用一些新的元素包裝。比如另類選擇黨沒有選擇代表極端右翼的褐色,而是使用溫和右翼的淺藍色;黨的代表人物也不是那些光頭黨成員,而是來自中產階層的正經人士,讓人感覺是社會精英階層。

但另類選擇黨在政治訴求方面卻與極右翼一脈相承,反對歐元和歐盟,反對主流政黨,反對文化多元,反對政治正確,與歐盟其他國家的極右翼組織沒甚麼區別,尤其是針對外國人的主張更是強硬,並以此觸動不少德國人的敏感神經。而德國主流政黨對極右翼思潮的流行卻不像過往那樣反擊有力,而是選擇性失明,認為其不會有太久的政治壽命。主流社會這種傲慢與偏見,才使極右翼政治空間迅速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