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峰會淪雞肋 中國不必太在意

即將在廈門召開的金磚五國峰會,因中印邊境對峙變得異常尷尬。峰會發展到今天,各方雞同鴨講,形式重於內容,已形同雞肋,中國實在沒必要太在乎,不如讓其壽終正寢,終結使命。

今次峰會中國籌備了大半年,單單廈門一市就投入了逾千億元,目前當地安保更是全面升級。中國投入大量財力物力人力,但可以預見成果相當有限,可謂吃力不討好,尤其是印度利用今次峰會向中國叫板,企圖在邊境爭議中要挾中國。印度發行量最大的報紙甚至叫囂,印度總理莫迪應抵制廈門峰會,讓中國在國際社會「丟臉」。

印度傳媒的這個論調並非不可能,到目前為止,無論中方還是印方,都沒有確認莫迪是否出席廈門峰會,這意味着一切都存在變數。對於印度赤裸裸的恐嚇,中國應組織輿論反擊,如果印方在峰會前不撤軍,中方將不歡迎莫迪參加峰會,解放軍屆時還將在邊境進行反擊戰,以此反將印度一軍。

各說各話 虛耗時間

金磚峰會發起的原因,就是與發達國家的七國集團峰會相對應,展示五大發展中國家的實力,以及顯示改革國際政經格局的期望,同時五國之間取長補短,相互支援。應該說,峰會的初衷是好的,對以西方為首的全球政經格局產生一定的衝擊。不過,金磚五國先天不足,注定難有作為。比如,五國經濟發展不平均,有的淪為「磚」,有的還是金光閃閃;南非經濟過去幾年一蹶不振,總統多次面對彈劾;巴西更是連續三任總統陷入腐敗案,政局腐爛,里約奧運留下一地雞毛;俄羅斯遭受美國一輪接一輪的制裁,國民經濟每況愈下;惟有中印兩國仍然處於高增長態勢。

最關鍵的是,金磚五國各方訴求不一,印度更是與美國、日本等暗中勾結,充當無間道,新德里對峰會的破壞遠大於貢獻。從某種意義而言,由於印度混入其中,使金磚五國峰會失去意義。

對於中國來說,金磚峰會成為其他國家從中國謀利的平台,開始成為中國的戰略負擔,每次峰會各方各說各話,表態積極,行動卻缺乏一致性,導致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參與這樣的峰會,嚴重消耗中國領導人的時間與精力。中國近年來外交日漸頻密,習近平每年都要花四分之一時間外訪,從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二十國集團峰會、核峰會到中俄、中美等雙邊峰會,幾乎無暇分身。在此背景下,效果不彰的金磚峰會就顯得多餘了。

中國外交過去重面子輕實際,很多國家抓住這個弱點要挾中國。印度今次敢在洞朗地區拒不撤兵,就是算準了中國要舉辦一屆成功的金磚峰會,不敢對印度大打出手。中方對此不妨將計就計,偏偏在峰會前打擊印度,看看莫迪如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