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臨近,有關「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的總結與反思不斷升溫。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日前表示,一國兩制一旦失敗,香港的損失將是全部;言下之意是,如果香港再搞分裂國家的活動,很可能強制執行內地制度。而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徐澤則強調,要精準理解鄧小平當年對一國兩制政策設計的原意。雙方存在明顯分歧。
這已不是第一次展示中央內部的分歧,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早前一份訪談公開洩露了中央對港有鷹鴿兩派。他表示,中央內部始終有「大和解」和「大鎮反」兩個思路,以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港澳辦副主任馮巍為代表的鴿派主張以和為貴,繼續統戰泛民;而以港澳辦前常務副主任陳佐洱為首的鷹派則鬥字當頭,主張「大鎮反」。
這一系列事件說明,中央對港政策至今還沒有定論,鷹鴿兩派各說各話,都想影響最高層的決策。從目前情況看,中央對港政策要徹底明朗,恐怕還要等到七月一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時才能一錘定音。
香港回歸二十年,一國兩制一路磕磕碰碰,既有外部勢力干擾,也有香港本身的深層次問題,更有中央內部的原因。事實上,在一國兩制的實踐中,中央一直存在對香港「管甚麼、怎麼管」的問題。由於鄧小平當年說過「舞照跳、馬照跑」,因此回歸之始,中央對港想得很簡單,認為只要換個特首、換面國旗便萬事大吉。沒想到從○三年五十萬人大遊行,到反國教、佔領行動,再到旺角暴亂,社會抗爭愈來愈激烈,政治紛爭無日無之,各種矛盾糾合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中央開始全面介入香港事務,又陷入到該管的沒管好、不該管的亂管,而一些利益集團渾水摸魚,使局勢更趨惡化。
事實上,中央在香港問題上最關鍵的是如何繼承與發展鄧小平一國兩制政策的核心思想。中共內部不少人奉鄧小平當年的論述為圭臬,認為鄧小平「一句頂一萬句」,在很多問題上故步自封,不敢越雷池一步,以香港問題的複雜性為藉口,拒絕任何改變與發展。其實,鄧小平當年的論述有一定的歷史背景,針對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都不一樣,他當年沒有預料中國發展如此之快,也沒想到港獨勢力會如此蔓延,更沒有預見到「顏色革命」的威脅。
回歸二十年來,香港與國際、國內形勢不斷變化,但中央一些人仍抱着鄧小平當年的隻言片語不放,以昨日之匙去開今日之鎖,豈不是蠢如刻舟求劍?事實上,鄧小平當年在處理香港問題時,也是根據形勢發展不斷調整。彭定康推倒中英協定後,鄧馬上決定另起爐灶。遺憾的是,中央現在一些官員抱殘守缺,執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