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網密布洞庭湖生態災難

過度人為活動令長江流域淡水湖面臨生態災難,早因湖面縮減而「降格」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的洞庭湖,揭發有地方官縱容非法圍網,數以萬畝湖面淪商營捕魚場。非法魚場除令合法漁戶魚獲大減,更導致洞庭湖排洪能力降低。負責的湖南漁政處宣稱正進行最大力度打擊,但被村民踢爆只是「拍照做騷」。

內地傳媒接到環保人士通知,近日採訪湖南岳陽市和元江市交界區域、正值枯水期的洞庭湖。報道形容現場觸目驚心,大面積鋼絲圍網將湖區分割成塊猶如「迷宮」,全歸私人承包。鋼絲圍網高約六米,僅一片圍網區域的單邊長度就有約七、八公里。

官接舉報做做騷

有守規漁民稱,豐水期時圍網隱於湖中,枯水期退水時,魚蝦被困在圍網裏「一網打盡」,此舉嚴重影響漁業資源;圍網在汛期時還影響洪水流向,今年汛期洞庭湖水位最高超過卅四米,「洪水一直退不出去,田都沒法種」。東洞庭湖生態保護協會會長何大明指,圍網現象在洞庭湖很常見,南洞庭湖的大規模鋼絲圍網更令人氣憤,數量之多已難以計數,面積可達上萬畝。

當地南大膳鎮汪姓副鎮長承認,湖中圍網存在至少六年,當初承包給個人割蘆葦,「蘆葦生意不好後,個人自發建圍網養殖」,至於為何未制止,他並未回答。而湖南省畜牧水產局漁政處處長汪旭光則承認圍網違法,但辯指拆網涉多部門,「不是說拆就拆」,今年官方打擊力度已是最大。當地村民卻踢爆,每次舉報後官方都只是做樣,「每次舉報後,拆一部分拍點照片就回去,沒有力度啊!」

鄱陽湖建壩捱批

此外,中國最大淡水湖的鄱陽湖乾涸現象惡化,江西官方謀劃十四年的蓄水大壩工程,上周三再度提上議程,惟環評公示期只得十天,引發環保界反對。耗資一百三十億元的水壩被形容是「以人為方式解決人為破壞」,質疑是「利益工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亦繼再度撰文批評工程對生態帶來難以估計的影響。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