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地方債,猶如懸在中國經濟頭上的一座冰山,隨時可能形成雪崩之勢。中國財政部近日公布的最新財政收入與支出數據顯示,今年首十個月,中國全國財政債務付息支出合計四千一百多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遠超去年總額。地方諸侯如何拆除這些不定時炸彈,將成為他們的重大考驗,也是他們在中共十九大能否拿到晉升門票的關鍵。
地方債的規模到底有多大,一直是個謎。地方政府上報是一個版本,國家審計署的調查又是一個版本,學界和金融機構的估測又是一個版本,但顯然地方政府是少報瞞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多地方官的心態是「我走之後,哪怕是洪水滔天」,所以寅吃卯糧,瘋狂舉債,打造政績工程,撈取晉升資本。這些官員拍腦袋決策,拍心口保證,拍大腿後悔,拍屁股走人,透支當地財政,留下天文數字般的債務,然後一走了之,最苦便是當地百姓。
而且地方債存在重大金融風險,雖然當局稱地方舉債大多用作基建等投資,但僅約三成地方投資項目的現金流足以還款,其他地方政府要挪用其他財政收入,或借新還舊填窟窿;更有債務包裝成理財產品,令影子銀行不斷膨脹,一旦個別地方爆債務違約,將引發骨牌效應,衝擊其他地方金融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經濟大省同時也是負債大省。截至去年底,江蘇省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高達一萬多億,高居榜首,成為首個破萬億的省份。山東、浙江和廣東三省緊隨其後。而貴州省的負債率早在兩年前就已經超過紅線,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七,高居中國各省之首。雲南、寧夏、遼寧等地的負債率也位居前列。
日前國務院發布《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宣布:「地方政府對其舉債的債務負有償還責任,中央實行不救助原則。」這意味地方政府將成為清理地方債的責任單位,諸侯必須擔負起重責大任,如果因此導致社會動盪和經濟不穩,諸侯將背負政治責任。
中央這一招,精準打擊了地方官事事有中央財政兜底的慣性思維,重新釐清了地方政府的責任主體,讓諸侯在舉債機制上少一些不科學的行政化意志,多一些法律制度的遵循;少走一些無序舉債的老路,多做一些改善投資環境、政商環境的創舉;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政績需求,多一些長期建設的理念。
中共十九大將進行人事大洗牌,諸侯在仕途上是進還是退,取決於未來一年多時間的政治表現與經濟成績,如果轄區內地方債處理不力,引發各種危機,諸侯的烏紗帽定然不保。在這種政治壓力之下,諸侯必然各顯神通,將風險降到最低。